第220章 度量(1 / 1)

“幸而我在修炼离家之时尚早,同辈中的先祖们皆已羽化登仙,因此族中仅少数长老仍记得昔日幼年的我,故此进入陆府并未引来杀身之祸。”提及此处,高远突有所疑,打断了他的叙述。

“那么,陆翔自始至终是识得你,抑或是知晓我身份的?他又为何会放我们离去?”

听到问题,陆云宽慰地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沧桑与深意:“那时的陆翔尚未涉世未深,他之所为,仅出于一颗秉持正义的侠义之心。”

“陆壮策动叛乱之际,陆翔已然看破其中险恶,提前脱身而出。而我因忧虑陆家安危,便隐居于陆家周边秘境之中。目睹事态动荡,我立刻前往,途中恰好遇见了这位少年。”

“随后我将其引入居所,待抵达后他言及对我有种奇特的感觉,却又无法言表。若论血脉关系,他确是我孙一辈,因而对我面熟自在情理之中。”

“接着我向他详述了方才对你所述之事,听闻此言,他为谨慎起见,再度确认了我的身份。证实无误后,他立即对我行叩拜大礼,承认了这份血脉相连的亲缘。”

“紧接着,我们得知了陆家联手顾家叛乱的消息,此事令老夫心中疼痛不已,长久难以释怀。”

陆云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高远明显看出,尽管他离家修行已有数十载,然而他对家族的感情依然深切,始终挂念着这个家。

“陆壮真是糊涂透顶!即便是我这样的局外人都能明白,陆府之位终究应归于他,但他却如此急切,究竟图个什么呢?”

“他与顾家那两位狡猾小人相识不过几天光景,竟在这短暂时间里屡遭其操纵蒙蔽,以至于做出了背离祖先戒律之举。”

此时,陆翔亦开口道:“其实我对兄长的性格再了解不过,即便外界皆赞他稳重有谋,但其内心如何,唯有我最为明了。”

“身为家中长子,加之父辈严格教诲,他自小便非寻常纨绔子弟那般恣意妄为,反而是这份教育让他早早塑造出一种成熟稳重的人格特质,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然而正因如此厚重的责任负担,使他的内心变得极端偏执,这种偏执却被他的诸多优点遮掩得滴水不漏,连外人也无法察觉。”

“其实我们都清楚得很,倘若那次叛乱得以成功,顾家必定会在第一时间撇清与我兄的关系,甚至不惜暗中加害,毕竟他们从不容许他人分享自家的利益。”

"此事连凡夫俗子皆能看出端倪,莫非我兄陆衍竟真如此痴愚,对此浑然不觉乎?"

"实则不然,他亦能洞察其中玄机,他之所以故作不知,并非受外界幻象所蔽,令贪念蒙蔽心智。"

"反倒是此刻,于他而言才是最为清醒理智之时,借顾氏之力作为掩护,使得自身得以遁形,从而行此悖逆之举。"

"此乃其自欺欺人的手段,若一切果真如其所愿,顺利掌控顾家并成为全境领袖,那时他对顾家必有防范之心。一旦他凭借超卓的智谋,击败顾家,屹立于全城之巅,继我父陆绎之后,成为家族新一代的杰出执掌者。"

"然而遗憾的是,他的计策虽妙,但却选错了对手。毕竟他的敌人,乃是那位威震江湖、无敌天下的高远。"

闻此言,高远淡然一笑,颇为无奈地回应道:“所谓战无不胜,不过是时机稍加眷顾而已。”

众人闻声皆默然,高远遂打破沉寂,率先发问:“敢问陆老前辈可有意重返修炼世家,重振陆家荣光?”

听到这个问题,高远见陆云眼中闪烁一丝光芒,然而旋即微眯双眼,摇头拒绝。

“老朽年迈体衰,加之今日世界格局变迁,已非昔日世家崛起之地,我无意逆天行事,不再插手家族之事矣。”

“只望阁下能够善待我族之人,他们之中多数不过被人利用,本质上并非恶徒。”

高远听罢,缓缓道:“重振家族并非一味扩张势力,倘若能使家族中涌现出诸多修行人才,为朝廷、为天下苍生贡献己力,何尝不是一条振兴家族之道?”

陆云闻此,起身蹒跚在屋内踱步,“老朽已是风烛残年,双目昏暗,脑力疲乏,无法再料理这些事务。”

“然而若陆老前辈袖手旁观,则整个陆家恐怕将会分崩离析。”

高远欲重振陆家,并非出于佛心慈悲,欲以此赎杀戮之罪。他目光独到,料知此次事变后,定有许多陆家人能侥幸存活。

而陆家累积的雄厚家产,一旦那些幸存的陆家人重回家族,是否会因争夺财产权益而起纷争?

江东之地尚未完全开化,当地百姓崇尚武力,如此风气之下,这些人是否会刀剑相见,导致江东再次陷入动荡不安? 高远刚从江东归来,实在不愿再度涉足那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