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陆府灵危(1 / 2)

“如此行事,不仅不会授人以柄,更可于修炼之地随心所欲,岂非一石二鸟之策?”

“须知今日尊父已届高龄,修为衰减,昔日那份机敏与魄力不再,加之对你修道才能的疑虑日益加深。”

“因此此刻只要有旁人在其耳边暗施魔音,只怕他会一时冲动,行出逾矩之举,令你深陷仙途险境,难以自救。”

“再者,观你如今处境,连自身道基都岌岌可危,何需顾虑重重?男儿立身行事,应如清风斩月,果断决绝,若是婆婆妈妈,反显妇人之仁。”

“哎,且听我举个例,你以为高远这位仙皇的执政如何?”

陆壮在此刻轻叹一声,接着道:“虽说我对他统治不满,但内心深处始终对他抱有极大的敬仰,因为他在我看来犹如九天之上降临凡尘的仙尊一般。无论是修炼大道、资源分配或是护界之战,他皆创下前所未有的功绩,注定会在仙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既然如此,你可知高远这仙皇之位是如何得来的么?”

顾宇此言,瞬间唤醒了陆壮的思绪,原来高远早年曾是仙师刘备门下弟子,历经无数试炼与挑战,在刘备庇护下步步高升,最终被封为一方仙侯。就在那时,他积蓄了雄厚的修为底蕴。尔后师徒间发生了难以言表的纷争,不久后,高远返回仙皇宫邸,誓要匡扶正统。

这其中的秘密细节鲜为人知,陆壮和顾宇等人并未介入其中,自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经过。但他们清楚的是,高远领军重返仙京之后,很快便传来他登基仙皇的天谕。

正是自登基那一刻起,高远才将自身的修真天赋与治国之道淋漓尽致地展示给了天下生灵,让世人知晓他便是这片天地间最为杰出的存在。

故此此刻顾宇这一比喻可谓精准无比,直指陆壮心中的最后一丝犹疑壁垒。

于是乎,陆壮深深吸了口气,铿锵有力地道出一句:

“豁出去了!”

闻此言,顾宇与顾言之父子俩会意地互换眼神,随后顾言之恭敬地向顾宇禀告道:

“家父,顾某方才所说确有道理,不过当前陆兄孤身一人,力量薄弱,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又该如何成功逆袭呢?”

顾言之的话语触动了陆壮的心弦,毕竟他此刻孤身前来,手中既无修行资源,又无仙门弟子辅佐,要想与其家族长辈陆毅在仙道权谋之中较量一番,恐怕难度系数堪比登天。

"如此,贤侄,我与你之间无需再多赘言弯弯绕绕,单凭你我间的这份宿缘,我愿倾尽修为之力,以及手中灵石和部众,襄助你成就大道伟业。"

"果真如此,顾前辈真的肯助晚辈一臂之力?"

顾宇微微颔首,旋即对顾言之吩咐道:"言之,你速去集结两千修士精英,并取出十万枚上品灵石,以此助力我这位至亲完成此等重任。"

"此事该如何筹谋运作,则需你与吾侄二人共同商议决定。"

顾宇交待完毕后,寻了个由头悄然离去。

待顾宇离开后,顾言之转向陆壮询问:"陆兄,还请明示,究竟何时动手为宜,一切悉听尊便!"

陆壮略加思索后回应:"如此这般,鉴于我府邸范围广大,若轻举妄动恐生变故。此刻我拟绘制一份府邸要地图,标记出重要建筑,行事时便于我们周全应对。"

顾言之闻令即行,唤来侍从准备笔墨纸砚。待陆壮绘毕地图后,他言道:"时不我待,此事今晚便可着手行动,并须严令手下弟子务必保护好家父的安全。"

"放心,陆兄,我会格外留意的。"

决意已定,陆壮心内低语:"家父大人,恕儿此举之不孝。"

未曾想有朝一日,陆壮竟踏上这条修炼逆天之路。作为家族正统长子,他曾视为理所当然的继承人选,然而近几年陆毅对其的态度转变,让他愈发觉得自己过往的热情不过是自欺欺人。

尽管前几日陆毅曾许诺日后家族宗主之位非他莫属,但现在听来更像是安抚之举。此刻在顾宇父子的劝诱之下,他对权柄的**如同迷雾般蒙蔽了他的理智,使他毅然决然背负起不忠不孝的恶名,誓要实现掌控权柄的宏愿。

直至夜幕降临,陆壮整日内心的挣扎终于有了结果。此刻他与顾言之已然率领众弟子潜至陆府外围墙下。他们偷偷窥视院内,只见并无大量守卫巡逻,目睹此景,陆壮不禁心生欢喜,认为此刻便是最佳的突袭良机。

然而他并不知晓,之所以陆府此刻守备稀疏,实乃陆毅出于对他的深切担忧,已调遣多数人手在城中四处寻找其踪迹......

陆毅原先统辖的一众弟子与将领,因他接管了半壁会稽灵域,故此不得不拨离数千修为精深的弟子在外巡逻护境,而留在城内的大部分人则疯狂地搜寻着失踪的宗门少主陆壮的踪影,现如今,整个陆氏宗府之内,能够调动的修士已不足千人。

目睹此种态势,陆壮判断自身无需多费手脚,便可径直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