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找顾城谈生意(1 / 2)

到了镇上许瑶没急着去国营饭店,反而先在镇上转了转大致了解兔子的收购价,镇上收购价要比村里供销社贵不少,五斤往上就是一块钱一斤,五斤往下就是八毛钱一斤,要卖到饭店里定点供货,许瑶就打算把价格往一块钱去谈。

进了国营饭店,许瑶一提顾城的名字,门口的接待员立马就去后面叫人,没一会儿顾城就出来了,招呼着许瑶在空桌子前坐下,扭头看向许少伟,心里一紧:“这位是?”

“这是我哥,来认识一下,如果生意能谈成,以后就由他来跟你对接。”

许瑶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叫许少伟猝不及防,之前她娘明明跟他说的是出力分钱,现在听许瑶的意思却是要将生意都交给他打理,他立马紧张又认真起来。

顾城态度立马变得亲热,伸出手:“你好,我叫顾城,是这家饭店的采购员。”

“我叫许少伟。”许少伟按捺下心里的激动,握手道。

两人简单介绍了一下,算是有个了解,接下来就谈起了正事,国营饭店对兔肉的需求一般在一个月30—50只,数量虽然不多,但每次都需要去乡下各地供销社或者农户采购,就很麻烦,因此希望能获得一个稳定的供货点。

一个月30-50只的数量正好在许瑶可供应能力范围内,按兔子每月产一窝的数量来算,只要繁殖兔的数量很稳定,两个月后就能进入稳定的供货期。

许瑶仔细地分析起了市场:“国营饭店不选择从镇上收兔子恐怕是考虑到成本问题,我刚才了解了市场,镇上要比农村供销社贵不少,要是再收进饭店,价格会进一步抬高,我这边可以直接保证每只兔子的重量都在五斤以上,但是希望能以一斤一块的价格来收,您觉得怎么样?”

这个价格基本与农村供销社的收购价持平,但不同的是供销社可不会管兔子多少斤重,因为是农村供销社的收购价已经比镇上便宜了一大截,就不能再对质量有什么要求。

顾城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看向许瑶的视线认真炙热,不可否认最开始他像是被许瑶的外表吸引了,北方的农村姑娘大多皮肤黑黄,性格豪放,他上山下乡几十趟还没见过像是许瑶一样长相明媚,性格温婉的姑娘,再加上从刚才的交谈中得知许瑶还没对象,心里就开始蠢蠢欲动。

按照许瑶这个价格国营饭店也是获利方,而且中间还节省下乡收购的时间成本,顾城当即就答应下来,生意谈拢,双方签订了相关的合同,顾城非要留两人在饭店吃饭。

许瑶推辞不过只好答应,席间顾城对着许少伟左一句哥右一句哥没两下就攀上了兄弟,许少伟两杯酒下肚,脸颊已经是一片绯红,考虑不到一会儿还要骑自行车回家,许少伟也就点到为止。

饭吃得差不多了,许瑶和许少伟起身离开,他们今天到镇上还有一件事要办,买两只育种公兔。

两人从饭店出来,没想到迎面就碰见了熟人,一个是廖红梅,另一个是魏建国,他们估计正好出来吃饭,看见许瑶立马就迎上前打招呼道:“小许同志,又见面了!”

许瑶没想到廖红梅的记性这么好,仅一面之缘还记得她,上次她去报社投稿时,廖红梅正好下乡采访不在社里,就没见到。

算着日子已经快要到报社初刊发布的时间了,许瑶也不知道自己的稿子没录用没有,一时有些忐忑,打过招呼后就旁敲侧击问道:“上回听你们八月份就能出初刊,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廖红梅喜笑颜开道:“已经差不多了,之前还担心版面内容不够,现在看来多余担心了。”

“咱们农村土改政策推进落实,这次报纸上都能瞧见。”话说到一半,突然想起来:“对了小许,你上回说家里人投稿的事情怎么样了?”

许瑶笑了笑:“已经投了,就是不知道中没中,等这回报纸发刊就能知道结果了。”

廖红梅性子爽快:“反正现在也已经订刊了,你跟我说笔名,我直接告诉你结果不就得了。”

初刊定下了,也就不怕人说走后门了,许瑶直接说了自己的笔名,廖红梅想了想一拍手掌:“想起来了,有这么一篇是写军人精神的文章,写得挺好,已经被录用了,估计过两天稿费就能寄在手里了。”

许瑶悬着的心弦这才放松,扬起唇角笑道:“谢谢红梅姐。”

“八一发刊那篇文章正好切题,小许你回去告诉你的那位亲戚,有什么好文章尽管投过来,咱们报社就需要这样的文学班底。”

所谓的亲戚不是别人就是许瑶本人写的,她因为激动脸颊红扑扑的,眼里也透着光彩:“谢谢红梅姐,我回去就转述。“

送他们出来的顾城听到许瑶还有这么厉害的一位亲戚,立马连带着对她也刮目相看,能入选报刊的不光有文化还得有文学功底,怪不得许瑶这么内敛沉静,想来是受这位家里人影响。

跟几人告别后,许少伟忍了半天才终于道:“瑶瑶,那篇文章不就是你采访我爹写的吗?咋说是别人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