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轮到你亲我了(1 / 2)

跑出学校,许瑶环顾一圈,在路边的杨树下看到了萧羽,他身量高,手插着裤兜背靠在树上,树叶间漏出的光影在他身上留下错落的斑驳,侧脸线条利落沉稳,唇瓣微抿透着不同于常人的矜贵与淡然。

有几个打扮青春靓丽的女考生挽着手经过,目光情不自禁被吸引,故意大声说笑着,想要吸引他的注意,可他连头都没回一下,叫人觉得丧气。

“萧羽!”许瑶喊了一声。

树下的人这才转过头,眉眼微翘,绽放一抹清浅的笑容,大步走过来:“考完了?”

许瑶点点头:“今天谢谢你,不然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这根钢笔是从哪儿来的呀?肯定不便宜吧。”

这支钢笔许瑶打开才发现没有那么简单,新产的英雄牌100,金尖笔头,一支怎么也得十块钱左右,因为价格太贵,都抵得上普通工厂职工的半个月工资,镇上文具店都不卖,也不知道萧羽是从哪儿弄来的。

“这是秘密,不能告诉你。不过我帮了你这么大的忙,你打算怎么谢我?”萧羽觑着她,长眸微眯,透着些意味深长的深算。

许瑶抬头看了他一眼,手不自觉的握了握肩上的挎包带:“去国营饭店,我请你吃饭。”

“一顿饭就把我打发啦,为了那根钢笔我可跑了大半条街呢,这也太没诚意了。”萧羽压了压唇角,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许瑶抬起头看他,萧羽比她高出大半颗头,将她笼罩在身形的阴影下,正好挡住了刺眼的阳光,许瑶能清晰地看到他黑眸中小小的自己,有些紧张道:“那你想要我怎么报答?”

“上回是我亲你,这回该轮到你亲我了吧。”大街上人来人往,饶是说话声音低,外人听不见,但许瑶还是红了脸,她没想到萧羽会有这么不正经的时候,羞恼地抬头瞪他,反观人家笑得很单纯,好像都是自己应得的。

“等我考完试这根钢笔还给你。”

“那不行,送出去的东西,哪能说不要就不要,你得留着。”

许瑶的羞愤像是一拳头打在棉花上,使不出劲儿,干脆辫子一甩扭头就走:“我肚子饿了,自己去吃饭,你爱吃不吃。”

从后看去,小姑娘不光脸红,就连耳廓都泛着通透的红晕,萧羽笑了笑,大步跟上,很自然地将她的挎包接过,搭在自己肩头,没等许瑶反应过来,低缓的声音响起:“饭也要吃,债也要还,你小脑瓜里记着些,可别忘了。”

“谁会成天脑袋里装这些东西。”许瑶不甘心地嘀咕。

“你要忘了,等我主动跟你讨,那就得翻倍,本金加利息。”

这才一会儿功夫连利息都有了,许瑶再不敢讨价还价,跟着他走进了国营饭店。

一进门,店里已经坐满了人,靠近收银台的地方,挂着三行红木牌,上面写着菜名,这个年代菜品没有很明确的价格,都是荤菜八毛,素菜四毛。

萧羽去占座,许瑶去点菜,按照两个人的饭量,要了一个荤菜,两个素菜和两碗米饭,总共花了一块八毛钱。

许瑶这边点完菜,萧羽哪儿也找好了位置,冲她招了招手。

正在饭点儿,吃饭的人多,少不了要拼桌,同桌还坐着两位男同志和一位女同志,看起来不到三十岁,都穿着笔挺的深蓝色解放装,也是刚来不久等饭的间隙,男同志从身旁的文件包里拿出一张四开四版的纸样。

“红梅,我看咱们第一批报纸,有这么大小差不多,刚才在镇上转了一圈,群众文化基础弱,在这儿创办报纸,难度不小,纸样太大了,文化内容少不好排版。”

那位被称作红梅的女同志浓眉大眼,笑起来脸颊还有一个梨旋:“什么事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咱们先办小报再办大报,用不来几年群众文化水平提高了,看报纸的人多了,传播量自然就上去了。”

旁边男同志更年轻一点,笑起来脸上两道法令纹若隐若现:“我看咱们《顺安日报》首刊就定在八月一号,正好赶上建军节,老贾你没事儿可得琢磨琢磨这个创刊词。”

老贾点点头,把报样放回夹包里:“是,第一刊不能含糊。”

许瑶眼尖扫了一下,就见那包里还有很多种报纸版样,看起来这几位同志是在镇文化宣传部工作。

这份《顺安日报》可不简单,虽然相较于同期报刊起步晚,但它是《顺安市报》旗下首份以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报纸,受众程度很高,正因如此,后来成为顺安市的主流报纸,报社位置也被迁到了县城。

许瑶心弦一动,趁着菜还没上来,礼貌问道:“请问同志,咱们是要在镇上创办日报吗?”

红梅道:“对,这项工作由我们负责,也是为了方便镇以下农村地方百姓的及时了解政策信息。”

“那报纸接受投稿吗?”

“接受啊!”年轻男同志道:“地方报纸,本来就是为了群众创办,只要有好文章,好想法都可以来投稿,一经录用就能登报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