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第四纪元:证道(1 / 2)

听见少女提到她预感灾难将临,沈明净和白清羽同时揪起了心。

这一回有道佛两脉的祖师在侧相助,而非只有对方一人独扛大旗,事情的发展总会有些不一样吧?

“预感到大难将至,我们三人商议之下,决定吸取前两次的教训,提前做好部署,用阵法将其他修士封印。

同时,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二人也在自己身上种下禁制,主动陷入沉睡,再由我这个经历过两次大灾的幸存者作为最后的保险。”

幽幽的讲述声中,沈明净和白清羽似乎能看见一群人向天抢时,拼命要夺那一线生机的画面。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灾难如期而至。阴阳颠倒,五行错乱,我们提前布下的阵法有不少受到影响而失效,导致沉睡其中的修士突破封印,沦为嗜血的杀人狂魔。

不过,也有一些阵法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一次灾难中存活下来的修士大概有一半左右。”

“一半的存活率,这已经不少了。”沈明净闻言评价到。

“是啊!”少女也点头赞同了他的说法,“虽然牺牲的人数仍然很多,但对我而言,比起前两次,这已经是一场巨大的成功。而且最大的惊喜是除了我以外,那两位创始者也保留了大灾之前的记忆。”

从她的话中不难想象,这样的结果对于经历过三个纪元轮回的少女而言,是何等的鼓舞。

“那时,我们都认为,只要能够再继续变强,就一定能够彻底将灾难终结!”

然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言语中却并未有多少欢欣之意。

“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重新延续之前的道路,想要在洞虚境的基础上推演出更高的境界。

可或许是因为太过急功近利,始终未能有所斩获。

后来,道门的那位祖师最先提出,不如我们三人一同结伴游历天下,或许能从天地自然之间获取灵感。”

白清羽闻言,不由暗暗颔首,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确实是道门一脉的做法。

只听得少女继续讲道: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佛门的那位立刻便欣然应允,他一向提倡红尘炼心,认为不入世便不能出世。

而我在些许的犹豫之后,也点头同意了这一建议。

在上一个纪元中,我们将全部心思都放在推演修炼境界上,没有多余精力去探寻北洲,我想着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不如前往一观。

等我们再次来到北洲之时,果然发现那些幻影城市的数量多了不少。

其中,第二纪元和第三纪元的城市彼此交错,有不少还是我所亲历之事。

而我的那两位同伴虽然不曾经历过第二纪元,但对上一个纪元还记忆犹新。

然而,令我感到不安的是,纵然幻影城市的数量多了数倍,可中心地带的污染范围却更大了。

这似乎像是封印即将被突破之时,又被蛮力给强行镇压回去,只能保住一时的平安,仍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听到这里,沈明净有些许嗟叹,毕竟以如今的情况看来,即便是这三位惊才绝艳的大能,最终也未能解决问题。

果然,少女神态颓然,轻声说道:

“为了应对此事,我们暂时停留在北洲,潜心研究这些幻影。

我还记得那位佛门祖师曾经说过说,它们就像是一座座坟墓,埋葬了历史、埋葬了过去。

这种说法十分形象,久而久之,我也开始用【墓地】来称呼它们。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只有运起天道之力的时候,才能对幻影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而且天道之力还对中心地带的污染有一定的克制作用。

时间越长,我们对天道之力的运使就越发熟悉,在这个过程中,道门的那位别出心裁,创出了一门向天借力的法门。

他认为,当修士修炼到了极其高深的境界时,想要再前进一步,都必须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不论是刀剑之道、征伐之道、慈悲之道,亦或是其他的道路,只要走到极致,就能得到上天的认可。

当一名修士得到上天认可的时候,他就能从冥冥中那个至高无上的存在处借来天道之力,虽然强度不如我们这些天命者与生俱来的力量,但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听闻此言,沈明净和白清羽的心绪都起伏不定,对方所说的这一段经历,恐怕就是如今修行界中,那些洞虚境修士们所采用的修炼方法。

“研究出这些成果之后,我们三人暂时搁置了对幻影的研究,从北洲返回中土,将此法传给追随者中修为最高、天赋最好的人。

又过了百余年,终于有人成功以此法突破洞虚,达到了与我们三人相同的境界。

那时,我们天真的认为,突破洞虚之后就能在大灾中拥有自保的能力,甚至一度想出一个不切实际的计划——让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