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夏现状(1 / 2)

“头儿你怎么回事,对金乌鬼子有什么好脸啊,你难道忘了与金乌的血海深仇?”李刚从一旁牵过马,上马追上杨肃愤愤道。

“怎么把这群人都杀了就能报仇了不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总有一天战场杀敌有的是机会。”杨肃目中带着无尽愤恨。

“是。”李刚斗志昂扬。

“今天做的不错。”杨肃赞扬道。

“哈?”李刚不解道。

金乌使者团这边,张从文对着那壮汉温怒道:“愚蠢,跟个小角色神气什么,显着你了?

“姓张的你算什么东西,别忘了你不过是王子殿下养的一只低贱夏狗。”壮汉目中带着浓浓不屑。

是的,张从文原本是夏人,后来他所在的历城被金乌占领,他凭借过人文采成为金乌三王子的幕卿。

“乌尔汗道歉。”轿子里传来不容拒绝的声音。

“是王子殿下,抱歉。”壮汉不痛不痒的说了一声。

“张大人说得对,下去领罚吧。”轿子里又传出声音。

“遵命。”壮汉退下。

“呵,看来大夏的脊骨还没有被吾等压弯啊。”轿子内呵呵轻笑。

“这些年王子出使过大夏已经四次,比文大夏无人,比武大夏一败涂地,此次出使势必也是旗开得胜,到时大夏势必丢尽颜面。”张从文对着轿子内拱手道。

……

金乌来使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百姓黎民之间不禁唏嘘起来,这些年金乌一共出使过大夏四次。

明面上金乌说是为了促进两国友好交流,每次来使送的珍珠玛瑙,丝绸布匹,牛羊猪马数不胜数,不知道的还以为金乌怕了大夏,这是在示弱。

而实际上呢,每次金乌送完国礼之后都会捡好听的说句什么为了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不如切磋一般如何,这是比拼吗?这是打大夏脸来的。

经历了当年一场战争,大夏青壮年这些新鲜血液近乎死绝,这里面自然不会缺乏一些天纵奇才,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全部都是,金乌的侵略很聪明,知道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最重要的就是正值青年的人才们。

所以有意的搜罗过人才,乖乖听话的可以活命,不听话的尽数诛杀。

这就造成了大夏缺乏人才的局面,而金乌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提出比拼,比文也比武。

比文,虽说大夏经过了这么多年喘息,文人也不少,但出头的没几个,金乌派出的是张从文,此人经过多年的蹉跎早已崭露头角,说是金乌文人的门面,又何尝不是天下文人的门面,有此人出战,大夏那些出头的显然不够看了,如何赢得过?

那有人不就说了,少的没有还没有老的不成?比如当年风靡一时如今的镇北王叶战?再比如那位帝师,比如早已隐居的那位稷下学宫的创立者。

也不是不行,只是人家金乌派出的是年轻一代,你派出老的以大欺小这说的过去?就算赢了你也没脸啊。

再说比武,那就更不要说了,金乌人哪个不是天生的习武苗子,武将这玩意死一茬少一茬,一代不如一代,真正的天才早已经死在当年的战争里面,现在大夏武林早就没了扛大梁的。

就这么金乌四次出使,四次提出比试,大夏可以说得上是输的一塌糊涂,脸面尽失。

这一次金乌又来了,若再输,说轻了,金乌嘲笑大夏无人,小人得志,说重了这能左右大夏生死存亡。

现在金乌獠牙显露已经板上钉钉,而所谓战争最重要的是全军士气,人家金乌框框五次堵你泉水把你大夏按在地上摩擦,战争一旦爆发军队还有个毛的士气?

朝堂之上,趁着金乌外使还没来到,朝堂之中龙椅之上的夏帝唐正龙看向堂下众臣。

“诸位爱卿说说吧,金乌来使之心早已昭之若揭,到底该如何应对。”唐正龙睥睨道。

金乌这个计策当真狠毒,若是拒绝金乌挑战势必引发一系列的外交问题,到时候有的头疼,可若是同意,不说大夏已经无人可派,就算有人,大夏已经被人家按地上摩擦足足四次了,这才出战代表的就太多了,单单这个压力就能劝退许多人,这是拿着自己的命,拿着大夏的生死存亡在赌啊。

赢了皆大欢喜,输了的代价就太大太大了,终究是家天下的国度,谁敢代表皇家出战?

唐正龙倒也可以强硬指人,可现在强敌在外,自己让手下人去送死,势必落个无情君王的名头,到时不等人家打你,内部就得分崩离析,所以他不能如此。

“陛下,依臣看,还是请帝师出马吧,以大欺小不好看又如何,总比一败涂地的强。”左太史出来参礼。

“帝师?不可不可,现在金乌狼子野心,即使真的发兵,出师无名,这一点某种程度上也可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可若帝师出马赢了金乌小辈,此事便让其出师有名了。”唐正龙摇了摇头。

很快又有人提出其他思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