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2 / 3)

则,他回来的那天,就不是带公孙淼然前来妙道山请李神仙,而是去牢里捞李神仙了。

真发生此事,凭公孙淼然的脾性,可不愿意借其父的势,李神仙也只能在牢里受一番折磨了。

*

李乐只知道报备的流程后。

心死了。

太复杂了。

他的大脑要处理不过来了,而且为什么出具文书前往扬州城后,还要回来盖个章,然后再去扬州城,不知道这样很浪费时间,很麻烦嘛!

为什么要将一个简单的报备流程搞得如此复杂。

十分怀念能够上网的时候,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报备,而现在,他只能本人亲自前往,一来一回,半个月的时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要处理此事。

不处理也不行。

李乐只想明白后,心底叹气,对林老爷和公孙淼然道:“你们先坐,我等会儿回来。”

他现在有要紧的事要办了……

离走前,李乐只又问道:“报备需要我本人前去吗?”

林老爷还在因前句话怔愣,听到后还未反应过来便已答复道:“不需要,派遣人前去即可。”

李乐只:“嗯,好。”

得到自己想要的,李乐只转身离开了,他要去找他徒弟高明礼替他走上一趟。

或者,他和高明礼一起前往扬州,他一个不熟悉古代的现代人,真的不敢在古代乱走,需要一个亲近的人陪同。

很明显,他徒弟是最好的人选。

李乐只走了。

林老爷和公孙淼然面面相觑,随后在道观内走走看看,公孙淼然留意到檐下的案桌,风拂过,案桌上的纸张吹起。

公孙淼然留意到案桌上放置的龟甲,明白那是野道士用来算卦的东西。

一时好奇。

他走过去,拿起桌上的龟甲把玩一番,龟甲裂纹颇多,他曾听过一二,道士用龟甲能测吉凶,野道士本事不详,准备的东西倒是不差。

他刚放下龟甲,垂眸看向旁边的纸张。

正要看清上面的字时,站在他旁边的林老爷惊呼道:“怎么可能!”

不相信,不愿相信,又震惊不已。

公孙淼然看清林老爷的神色后,眼神微凝,道:“嗯?”

见林老爷未回话,依旧直愣愣看着前面,公孙淼然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看向案桌的纸上。

因风吹动,纸上翘起了边角,公孙淼然没有看清纸上的字,他放下手里头的龟甲,拿起案桌上的纸。

入眼。

“青州水患”四个大字映入眼帘。

公孙淼然瞳孔微缩,深处一抹震惊浮现,纸张轻飘飘却似千斤重,重到他拿不起。

风动,纸张飘落在地。

飘落到地上的一瞬间,公孙淼然才回过神来,掩藏起脸上的惊惧,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张,规规矩矩放回案桌上,手轻轻颤抖拿起桌上的铜钱,压在纸上。

他缓缓收回自己的手,藏进袖中,神色冷静,问道:“你看到了吧。”

林老爷已经无了自己的神智,点头回道:“看到了。”

“孙少爷,”他转过头,脸上残留着未褪去的恐惧道:“孙少爷,他算到了,李神仙算到了。”

青州水患。

四个大字沉甸甸压在他的心口。

“难道青州要再来一次水患?”林老爷喃喃细语,声若蚊蝇。

满满地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几十年,青州那场水患带走了多少人的性命。

让多少人流离失所,林老爷不愿再经历一次。

他抓住公孙淼然的手腕道:“孙少爷,你还不愿相信李神仙的本事吗?”

救青州的,光靠他一人是不行的。

公孙淼然嘴唇翕动,最终也未说出一句反驳的话,他不能不信,也不敢不信。

谁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

除了林老爷,扬州又有谁知道他是青州刺史的儿子。

野道士是绝不会知晓他半点消息。

何况,他来之前,进入道观后,野道士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是没有办法写下“青州水患”四字。

这字,是在他来临之前写的。

所以,在他来之前,野道士已经知晓,他从青州来了,或许不知他们所来是为了何事,但早已算到,青州即将有水患。

这才写下四字,本是想交到他的手中,但因为他进门那一刻……

想到自己对野道士的态度,公孙淼然攥紧了拳头,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李神仙离去,也是顾及他的颜面,才离去给他发现这张纸的时间。

所有的一切相通后。

公孙淼然叹息一声道:“是我错了。”

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会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