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魏延(1 / 2)

“就以粮食为例,南橘北枳的典故,众所周知。”

“然而,同样的水土,也有高下之分,有的农户,亩收数百斤,有的农户,亩产不足百……归根结底,在于种植的方法不一样!”

“微臣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诸多会影响到产出的因素。”

“大到水源,肥料,虫害……小到光照,锄草,乃至播种和收割的具体时间!”

“汉中沃土,虽被曹贼所害,但根基仍在,微臣认为,大王首先,应该聚集种植经验丰富的人才,圈定一些土地,设置试验区、先行区、起步区,通过试验种植,类比优劣,且以此制定出详细的种植策略。”

“同时,对这些人才,大王要给予足够的尊重,甚至可以授予官职,再开办种植学堂,让他们教导出更多的种植人才。”

“而后,大王可以从汉中开始,以种植人才为主,地方官员协助,引导百姓种植,甚至,可以在汉中地区,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外来人口迁徙至汉中,针对性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农业之外的其他方面,亦是同理!”

“微臣以为,只要引领得当,不出几年,汉中地区,必当呈现一番欣欣向荣之势……”

“而届时,大王亦可以汉中地区为模仿,让巴蜀,荆州,亦来学习汉中,因地制宜,良性发展!”

顿了顿,陈长君继续补充:“其实,微臣这个“千万工程”计划,核心点,就在于五个振兴。”

“首先圈定产业,比如农业,其次圈定人才,比如有经验的老农,之后形成文化,比如成立种植课堂,然后再组建生态,比如鼓励扶持政策,最后,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比如让人才获得官职,和地方官员共同引导,管理,推广……”

“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大振兴,真正让千万工程走进千家万户!”

“如此……大王何愁汉中不兴,又何愁汉室不兴?”

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粮食安全!

千万工程!

五大振兴!

好家伙,众人内心直呼好家伙!

陈长君这哪里是来提建议的?

这纯粹就是来降维打击的啊!

什么都他说了,要我们还说什么?

诸葛亮的羽扇不摇了。

张飞的豹眼不圆了。

刘备连手里的酒杯都不要了。

“啪”的一声。

刘备摔杯,上前,激动地一把抓住了陈长君的手!

也就是看着陈长君年龄太小。

不然,刘备此刻拜把子的心都有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法正,简雍等一帮谋士,对陈长君心悦诚服。

诸葛亮也不禁深吸口气,看着陈长君,满心欣慰:“长君之策,堪称兴国纲要,功在当代,福泽千秋!长君之才……纵使管仲,乐毅,亦不及也!”

诸葛亮很少对人称赞。

但此刻,对陈长君,却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敬佩。

可以预见,倘若这“千万工程”真正实施起来,不论是汉中,益州,还是荆州……将大变模样!

饶是诸葛亮,此刻也忍不住满心希冀。

“主公!”

诸葛亮平复心情,重重出声:“臣以为,长君提及的千万工程,非常精妙!当尽快制定一套完善的方案,颁布政令予以实施!”

顿了顿,诸葛亮笑道:“同时,臣以为,长君让主公驻军汉中的建议,利大于弊,请主公采纳!”

“好!”

刘备闻言,豪情万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孤从今日起,便留在汉中,一日不复中原,孤便一日不离!”

“长君,”

说着,刘备笑容亲切地看向陈长君道:“你今日,虽是代孤的二弟前来,但孤可舍不得放你走,你且在这住下,等孤闲暇,陪孤好好聊几日!”

“大王相邀,敢不从命!”陈长君谢恩拱手。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陈长君日后,要崛起了!

获得刘备如此赏识,连诸葛亮都对起赞赏有加,这般人物,谁还敢当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代表?

众人纷纷上前,对陈长君敬酒。

整个大殿之中,也唯有魏延,闷闷不乐。

到手的兵权就这么飞了啊!

魏延心中可谓恨死了陈长君。

然而,对魏延的不满,陈长君又岂会不知?

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得罪一个大领导的。

等酒席散后,陈长君快走几步,追上了魏延。

“魏将军留步!”

陈长君笑吟吟地走到魏延身边:“魏将军,久仰大名,今日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