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张诚的威逼利诱(1 / 2)

冀州,中山国,无极县。

转眼之间已至三月中旬。

黄巾之乱愈演愈烈。

自从李闲战败程志远之后,无极县便一直处在安稳当中。

也不能说完全安稳,但是像是上万黄巾贼兵这种规模没有在出现过。

小股流窜的黄巾贼兵倒是时常有。

只不过这些根本就不够韩当率领的骑兵塞牙缝的。

无极县没有,但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

中山国本就紧邻着巨鹿郡。

而巨鹿郡又是张角的大本营所在,也是黄巾贼兵最为肆虐的地方。

除去中山国之外,安平国,清河国,常山国都有大股的黄巾贼兵。

有一些甚至原本不是黄巾贼兵,只是一些盗匪,但是现在都打着黄巾军的旗号在抢夺。

至于巨鹿郡,赵郡还有魏郡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遍地黄巾。

也正是因此,无极县周围的几个县,以至于巨鹿郡不愿意从贼的百姓也都朝着无极县逃难。

这一下就导致了无极县人口暴涨。

城外遍地都是流民。

数以万计的流民聚集在无极县外,以求庇护。

也因此,李闲又多了另外一项工作。

安抚流民。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差事。

流民要是处置不妥当,那要说是闹起来,祸端不一定小于黄巾贼兵。

但这么多的流民无极县根本安顿不下来。

不说别的,光是吃饭睡觉就成问题。

这数万人口要都指着无极县供给粮食,用不了几天,就能把无极县给吃垮了。

张诚已经数次请求张纯运送一些救济的粮草,可张纯根本不以理会,就是让自行解决。

这可把张诚难为坏了。

而且更多的流民还在朝着无极县聚集而来。

张诚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能眼看着无极县外面破落的帐篷越来越多连成一片。

只要一个不小心引起大火,恐怕就是一场灾祸。

县府衙门内。

张诚站在大厅内来回踱步,背负着双手紧皱着眉头。

时不时的还朝着厅外观望两眼,好像是在等什么人。

当看到一身黑色盔甲,身后还披着一条披风的李闲走进堂内的时候,张诚立马迎了上去。

“安之啊,你来了,快来快来,我是真没办法了啊!”张诚哭丧着脸说道。

李闲身后跟着马虎臣还有马伏波兄弟两人,两人身着大汉制式的黑色盔甲,腰间悬挂着环首刀。

看到李闲走进堂内,张诚连忙迎着李闲走上前来。

“安之啊,这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咱们得粮仓已经见底了,就这样一天一顿稀粥,恐怕也维持不了天了。”

张诚哭丧着脸说道:“若是粮草一断,流民必将生出祸端。”

“现如今道路不通,到处都是黄巾匪患,其余城池的粮草根本调配不过来,安之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李闲淡定的看着张诚。

这张诚把他叫来上来就是一顿哭诉哭穷,这意思已经在明显不过了。

中山甄氏,巨富之家,家中钱粮堆积如山。

张诚的意思很明显,无非就是想让李闲说动甄氏出一些粮食救助流民。

李闲坐在堂下。

悠哉悠哉的拿起案几上的茶杯。

马虎臣和马伏波兄弟两人持刀立于李闲身后。

“县令大人,如今无极县自保有余,但若是要出兵打通官道绝对没有这种可能。”李闲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完全装作没有听懂张诚话中含义的意思。

就只当做张诚想要打通官道,然后运送粮草。

李闲装糊涂,倒不是说不想救助城外的流民。

反而,李闲现在比张诚还想要救助城外的流民。

当今天下,乱世已现。

李闲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

经营名声,培植力量都是李闲急需要做的。

现如今城外的这些流民。

能从其他地方逃出黄巾贼兵的魔爪迁徙而来的,都是一些青壮。

像是老弱妇孺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些流民,如果安置的好,那绝对是名利双收。

且看皇甫嵩在灭掉张角之后领冀州牧,上书为冀州免税一年,冀州百姓便都对皇甫嵩感恩戴德。

冀州人口百万,人才无数,钱粮广盛,土地肥沃且多是平原。

如果能以冀州打下根基,那日后将受用不尽。

但越是这样,李闲就越不能着急。

现在大汉还没到崩塌的那天。

大汉的实力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