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闲的第一桶金(1 / 2)

无极县西郊,一处巨大的马场坐落在此,占地数十亩。

周围用围栏格挡,时而有成群结队呼啸的马群在围栏内的树林还有平地上快速的奔跑而过,不下数百之多。

一辆精致的马车停在马场的正门前。

马车前后还跟着数名腰间佩剑穿着黑色劲装,在胸口的位置用白线刺绘着一个“甄”字古篆的家丁。

两名侍女坐在马车外。

拉车的是一匹通体雪白的幽州良马。

当马车的吊帘掀开之后,李闲从马车内探出头,看向了面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马场围栏。

正巧此时一群马匹在围栏内呼啸而过。

数百匹战马狂奔而过,地面微微颤动,马蹄踩在还未完全开化的地面上,发出如同雷鸣般的沉重之声。

看到马场内的数百匹战马,李闲微微惊愕。

当李闲走下马车之后,身后的甄姜这才在侍女的搀扶之下同下马车。

“夫君,这里就是存放马匹的马场了。”甄姜来到李闲身旁轻声说道。

“这里有多少战马?”李闲侧头看了一眼甄姜问道。

“大概一千多匹的样子吧。”甄姜说道:“战马的数量并不多,因为冬季刚刚结束,冬季的时候大雪封山,幽州之外的战马进不来。”

“眼下刚刚初春,只有少量囤积的战马运送来。”

“不过驽马多一些,有三四千的样子。”

李闲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惊愕的微微张嘴。

一千多匹战马!

这是什么概念?

前世李闲看电影当中,那些动则几万,十几万的骑兵。

不过在李闲真正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才知道,对于中原地区来讲,几万,乃至于十几万骑兵,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首先,能称之为骑兵的,一定是要战马。

而不是在田间地头劳作一直以平时用来拉车的驽马。

战马都是需要阉割的。

一个是为了更容易驯服,一个则是为了长得更加茁壮。

所以从小的时候战马就会被阉割。

驽马当然也能骑,但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以及身高都距离真正的战马相差很远。

不光是从战斗力上,从价钱上也一样。

一匹驽马的价格在五千到一万钱左右。

而一匹战马则是在两万到十万钱不等。

上好的战马价格则是要超过二十万钱。

像是赤兔的卢,乃至于乌骓这种战马更是无价之宝。

也就是说,单单这一个马场内,甄氏囤积的马匹的价值数千万钱。

数千万钱是什么概念?

以现在的粮价,六十斤,也就是一石梁米的价格是四百钱,黍米的价格两百五到三百钱,一斗酒是三十钱。

这马场当中的数千马匹,价值数千万钱,能换多少粮食?

想要凑足一万的骑兵。

不算每天人吃马嚼。

光是按照战马的价格,就要大概十亿钱!

十亿啊!

有了战马就还要有骑兵。

一个士兵的粮饷要钱,吃饭要钱,盔甲要钱,战马吃草料也要钱。

打造一柄环首刀的价格大概在一千钱左右,一套铁甲要一万钱左右,一套马铠则是需要八千到一万钱的样子。

这还没有算上人吃马嚼。

而且不管是战马,还是骑兵,又或者是刀剑盔甲,这些都是消耗品。

只要打仗就会有损失。

打赢了有缴获,打输了那就是白白损失。

难怪人都说打仗拼的是地盘,是财力。

没钱?

没钱没地盘,你用什么养兵。

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有天然的马场,麾下才有多少骑兵?

十万?

几十万骑兵?

在中原根本就不现实。

曹操占据天下半壁江山,最终精锐的虎豹骑也不过万余而已。

而这个时代的士兵大多都只有简陋的兵器,盔甲什么的都是自己diy的而已。

只有那些有兵器,有盔甲,有盾牌箭矢的士兵,才能称之为精锐主力。

这就是为什么电视剧或者书上总说一场战争打输了,精锐尽失之后一蹶不振。

其实不是人打没了。

而是武器装备辎重打没了。

没钱了,弄不起了。

人家穿着盔甲,拿着兵器,用着强弩硬弓百步之外就可杀敌。

你都是没有盔甲甚至是连兵器都凑不齐的炮灰怎么和人家打。

李闲也是身处这个时代这么多年,才了解到这些战争的本质。

为什么钱粮无算,战将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