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儿时的情谊(2 / 3)

肩膀,至少表面上来看,诸葛亮还是为诸葛瑾没少操心,这个弟弟做得倒还算是到位,也算是够意思了。

其实,诸葛瑾也怀疑过,这是诸葛亮与刘皇叔沆瀣1气,故意设计,挖的是1个大坑,让自己往里面去跳。

可是,即便如此,诸葛瑾也是丝毫没有办法,因为主动权目前是在人家刘皇叔那里,自己这边确实是打了败仗。

蕲春城,看来是不好保住了,与其被皇叔打下来,倒是不如送给他和谈来的痛快。

诸葛瑾强压了压怒火,目前也只能如此了,真的继续打下去,周瑜大都督都没有信心,更何况主公孙权?

此时孙权令人支援蕲春,其实也是增加1些谈判的筹码而已。

“那好吧,先休息1会,等会去见皇叔,弟弟可要在皇叔面前多多美言。”诸葛瑾语气缓和了很多,这1刻声音低了下来,他明白,自己的这个弟弟诸葛亮在皇叔面前也是有点说话的分量,相信有自己这个弟弟帮忙,皇叔至少也会多考虑1下。

“来,大哥,喝茶。”诸葛亮1边说着,冲着旁边侍卫使了个眼色。

侍卫秒懂,立即把刚刚烧好的水提了起来,然后来到诸葛瑾面前,给诸葛瑾倒上了茶,然后来到诸葛亮面前,也给诸葛亮倒上了茶。

“出去吧,我与我哥哥闲谈1会。”诸葛亮冲着侍卫冷冷地说道。

“是,军师。”侍卫说着,领命出去了。

营帐内,只剩下诸葛亮和诸葛瑾兄弟2人。

这1刻,气氛还是有点紧张,因为谈论的都是敏感话题,而且是必然有1方会不太喜欢的话题。

“大哥,还记得小时候嘛?”诸葛亮岔开话题,满眼深情“那时候我们很开心,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我们诸葛家族也算是名门望族,自幼我们1起读书,写字,下田耕地,1起玩耍,那时候的时光真的很美。”

诸葛亮的眼神中竟然满是憧憬和羡慕,只是小时候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这1点他明白。

当然,诸葛瑾也很清楚。

诸葛瑾也是表情慢慢放松了下来,他也想起来小时候和弟弟1起玩耍的时光。

小的时候,诸葛亮就是聪明决定,无论背书还是生活中的常识类题型,全是自己的弟弟诸葛亮拔得头筹。

1个人是否成事,其实小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出来了。

诸葛瑾承认,自己在各方面都是比诸葛亮差1截,除了年纪比他大,其他的资历都不靠前。

但是,有1点却是他们的童年生活,非常清贫,在诸葛亮3岁时母亲就死了,8岁时,父亲又死了,兄弟2人与族弟诸葛玄1起投靠叔父诸葛玄1起在荆州生活。

也幸亏是叔父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才慢慢抚平了他们幼小心灵上的创伤。

不过,那个时候,诸葛瑾与诸葛亮生活在1起,兄弟2人1起在田间地头上玩耍,经常下水捉鱼,上山砍柴,捕捉野兔等小动物,倒是过得也十分充实。

只是,诸葛瑾年长诸葛亮几岁,诸葛亮还在隆中之时,孙权也曾经令人求贤,诸葛亮志向很高,1直没有统1,后来自己的哥哥诸葛瑾就投靠在东吴孙权的帐下,最终兄弟2人分道扬镳,现在是各为其主,分别辅助孙权和刘备。

当然,兄弟2人的情谊是真的,这个是1万年都不会变的。

诸葛亮1直以来都是想为国家出力,只是1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主公,直到遇到了刘备,才知道遇到了今生的明主。

刘备礼贤下士、宽以待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自己确实是恩重如山,从自己出山以来,1直重用诸葛亮,言听计从。

今天的所有1切,其实都是诸葛亮与刘备故意为之。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必须有所作为,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刘备不愿意在别人的屋檐下苟延残喘,于是这才接任了荆州牧,打算以1己之力,打出1片天地来。

屁股还没坐热,曹操找事,刘备只得亲自领着士兵北上迎战曹操,但是就在这个间隙孙权竟然背后捅刀。

刘备怎么可能不恼他?

刘备恼他就是对的,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的,主要是东吴的精锐此时已经严重受损,而且东吴的将士们士气萎靡不振,反而荆州这边,士气高昂,每1个人都想着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如此大好时机,正是用兵之际,所以刘备才会提出如此的苛刻条件。

只是,这些,诸葛亮也好,刘备也罢,怎么可能会跟诸葛瑾说,更不会跟孙权说。

既然孙权现在‘病’了,那刘备能做的,肯定不是把敌人放走,让他卧薪尝胆,然后养精蓄锐,下1次有机会了再背后捅刀。

必须震慑他,让他知道厉害,让他明白大小王,大王永远是可以压制小王的。

现在的刘备,在荆州地界,是绝对的大王,没有之1。

刘备的志向高远,不仅仅是荆州,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