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等待鱼儿上钩(2 / 3)

000人直接过来支援北门,他已经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过来的还是慢了点,此时的北门已经不姓孙,也不姓周,而是姓刘!

周瑜懊悔不已,可是也没有办法,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边的士兵直接开始砍杀。

虽然周瑜带过来的人数不少,但是士气已经极为低迷。

西门被戏耍,北门丢失,任凭哪个东吴小兵,心里也是极为抵触的,这前后对比也太明显了。

更为致命的是,此时张飞、魏延等人都杀了过来。

见到张飞,周瑜的脑瓜子都疼,他太知道张飞了,他从心里最深处就是害怕张飞。

周瑜现在已经认为,张飞就是他的克星。

这交手好几次,每次见到张飞他都倒霉,每1次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只有1次距离成功最近,在最紧要的关头,张飞还是被赵云救走了。

“对了,赵云。”

周瑜脑海里泛起了嘀咕,这次打仗为啥没有见赵云,赵云究竟去了哪里?

不过既然遇见了张飞等人,厮杀还是要继续的,避免不了,两军相接还是要真刀真枪地硬刚。

周瑜此时也顾不得想更多了,直接把宝剑举了起来,下达军令:

“所有人,给我杀!”

1场大规模的短兵相接在武昌城内展开了。

由于是在城内展开的决战,周瑜的人数虽然稍微多1点,但是并不占据优势,其1,周瑜手下的士兵士气低落;其2吗,施展不开;其3,就是最为重要的1点,张飞、魏延等人所带动的极强的士气,这个是东吴这边所不具备的。

两边真交上手了之后,周瑜才明白,这次刘备带来的荆州兵全是精兵,1个个打仗全都不要命,相比之下,自己手下的这些将士战斗力还是差了点。

主要是城门失守,士气极为低落。

周瑜亲自举着宝剑在后面督战,但是仍然抵挡不住东吴的颓势,很多人开始内心害怕,开始怯战,越来越多的士兵裹胁着其他的东吴士兵开始撤退,开始逃跑。

尽管周瑜已经多次想法制止,但是效果还是微乎其微,根本挡不住撤退的速度。

宛城之战、南阳之战的情形又1次在武昌之战展开了。

“拦不住,根本拦不住啊!”周瑜内心几乎崩溃。

正在此时,1个令周瑜心灰意冷的消息传来。

“从蕲春那边带来了消息,孙权派遣援军20000人,但是都被阻挡在蕲春,无法进来,挡住援军去路的正是赵云。”

小兵浑身是汗,气喘吁吁地向周瑜报告着。

周瑜可气坏了,怪不得这武昌之战不好打,原来是20000援兵根本过不来。

那我还在这里,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我岂不是要束手待毙?

想到了这里,周瑜绝望了,立即传达了命令,全军撤退,撤退的目标是东门。

周瑜令小兵急忙向南门传达撤退命令,目标是蕲春。

没有办法,蕲春是周瑜撤回东吴的必经之路,必须路过,就算是千难万难也必须往蕲春撤退。

原因嘛,非常简单,蕲春那边的20000大军过不来,自己再不撤退,肯定就会被荆州很快过来的援兵包饺子,东吴的家底有不少就是在自己手里,自己不能葬送东吴的家底,必须想法给东吴保存1点实力。

以后东吴能不能东山再起,也是看手下的这些士兵能保存多少,能给东吴带来多少种子。

要知道战乱时期,招兵很容易,可是要练成精兵,至少要半年,甚至1年以上的时间才可以。

所以,周瑜此时想得最多的就是把这东吴的希望带回去,把这些精兵给孙权留着。

这也是周瑜急了的主要原因,听见援兵过来,又发现北门被破,立即撤兵。

周瑜很清楚,如果继续焦灼在武昌城,自己的处境肯定非常危险,即便刘备没有援军,自己也已经是必败无疑,何况刘备的援军很快就来。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撤军,趁着刘备根基不稳,立即撤兵蕲春。

蕲春那边还是有大量援军的,至少现在和赵云打成1片,也是自己最佳的机会,只要自己到了蕲春边上,见机行事,还是可以安全返回东吴的。

周瑜领着残兵败将,从西门1路败退,方向和目标就是蕲春。

蕲春。

赵云早就在诸葛亮等人发起进攻之前就到达了蕲春。

然后赵云打开了军师给自己的第1个锦囊妙计。

只见,锦囊上赫然写着:

“子龙,当你打开这个锦囊,说明你已经到了蕲春城下。”

“到达蕲春城下之后,立即在城外5里处有1个小树林设伏1支军队,此地乃是蕲春通往武昌的必经之路。”

“在树林侧边2里路处埋伏1支军队,两支军队互为犄角,互相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