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北影厂(1 / 2)

“吱呀!”

太阳刚刚西斜,陈奇推开了院门,咣啷咣啷的又把自行车抬出去。

于秀丽可能怕他饿死,不仅带了一大包衣服,还有一大包乱七八糟吃的,为此爹妈求人换了不少票,另外还塞给他三十块钱。

没到下班时间,门框胡同难得清静,只有一个老人在不远处望着。

陈奇回头看了看,他在这住了半个月,没多深的感情,但毕竟也有一点,生理上本能的涌起一丝惆怅,暗叹:“我也算打完新手村了,该换地图了!”

“走喽!”

他不再留恋,骑上车子闪人,出了大栅栏情绪已然好转,还哼起了一首益智歌曲:“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对好朋友,快乐父子俩…”

说起来,他小时候总以为大头儿子的妈妈叫“委屈妈妈”,后来才知道那是“围裙妈妈”,都是没字幕的锅。

他们家邻居叫老王。

十公里不算近,得骑一会,这年头京城出二环就是乡下,但海淀这一块不同,高校云集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建筑也像模像样。

“梁老师!”

到了北影厂门口,梁晓声正等着,忙道:“小心点小心点,带这么多东西?”

“我妈操心呗。”

“其实我们这里什么都有,你先下来,我简单带你逛逛。”

陈奇下了车,推着往里走,乜了传达室大爷一眼,大爷没认出来这是给他半包大前门的家伙,傻呵呵的看着。

北影厂面积不小,先瞧见的是三栋楼。

正中央是红白配色苏联风格的主楼,共三层半,文学部和电影创作编辑部就在第三层。另有两栋副楼,分别是录剪楼、洗印楼。

“主楼后面是摄影棚,后勤设施都在那边,我先带你去招待所。”

梁晓声领着他转。

陈奇上辈子来过北影厂,很多建筑现在还没有呢,比如明清风情街,81年拍骆驼祥子搭的,后来扩建成了一条街。

还有荣宁二府,86年拍红楼梦电影时建的,那会电视剧版也拍着呢,陈晓旭和张莉你侬我侬…

再有靠铁栏杆的一排平房,现在也没建,1997年冯小刚曾暂居此处,拍出了甲方乙方。

“那边是筒子楼宿舍,那是澡堂和大食堂,摄影棚往北就是招待所。”

梁晓声带他来到一栋七层高的楼前,笑道:“一部电影从前期筹备开始,所有的摄影、美术、服装、道具等等,都会住在这里。

他们八个人一间,你猜猜谁能住单间?”

“导演?”

“导演算一个,还有呢?”

“主演?”

“普通演员也是八人间,知名演员双人间,只有导演和编剧能住单间,全国电影厂都是这份传统!”

梁晓声忽然生出一种荣耀感,哪怕他不是编剧,道:“我们文艺界有一句俗语,导演是一部电影的上帝,编剧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噢~~~

陈奇表现得受宠若惊。

后世影视圈,天大地大金主最大,金主的男朋友、女朋友、干儿子、干女儿、不男不女的朋友第二大。早已被锤炼习惯的他没什么波动。

俩人刚进招待所,忽地一个小姑娘从楼上蹬蹬蹬的跑下来,主动打招呼:

“梁老师!”

陈奇一瞧,对方瘦瘦小小的,眼角天生往下耷拉,面相有点丧,鼻头挺大,不算漂亮,但也算有鼻子有眼,而且有点面熟。

“你干嘛去?”

“我开完会回家了,这位是谁呀?”小姑娘的嗓子有点尖锐。

“他叫陈奇,来改稿子的…”

梁晓声热情介绍,笑道:“这是我们厂里最小的一個演员,才18岁,叫蔡明!”

陈奇差点表情失控,难怪特娘的眼熟,原来是蔡明!演小品的那个蔡明。

18岁的菜菜子站在自己跟前,怎么看怎么别扭。当事人却毫无感觉,主动伸手:“你好呀,你这么年轻就能改稿子了,真厉害,不过我得先走了,改天再聊。”

她一蹦一跳的走了。

“她不住宿舍么?”

“人家是京城本地人,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主任医师,怎么能住宿舍?宿舍都是给单身汉留的,比如我就有一个小单间。”

梁晓声颇有几分羡慕。

陈奇继续问:“那她拍过戏么?”

“拍过三部,最近刚敲定一部,就是第四部。”

“哦,还挺可爱的。”

说完挠挠头,人家见到的女明星都是朱琳、何晴、陈红,混港圈的也有林青霞、赵雅芝、关之琳,为毛我见到的是蔡明?我又不是郭达!

房间是302号。

十平米左右,一张单人床,一套桌椅,一个衣柜,桌上摆着暖壶和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