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摆脱危机(1 / 2)

【请宿主不要忧虑,系统会持续派发奖励任务,协助宿主完成任务的】

……

最终,在系统好一阵忽悠下,王良渐渐重拾信心。

虽然不知道狗系统为什么会发布这个丧心病狂的主线任务,但他也不打算深究了。

管他吃人大魔头还是义军之酋,只要能让自己回到21世界继续躺平摆烂,那这事就有得搞。

话说历史上的黄巢现在还没起义吧。

应该是明年六月初,史上著名的四大农民领袖之一。

也是公认最具文采的超级大反贼【黄巢】,才会正式登上唐末大舞台,向天下人发出他不屈的呐喊声。

想起黄巢那首流传千古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良心中就感到阵阵热血在沸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巢是一位真正贯彻了自由意志的狠人。

也是他,亲手屠戮了祸害中华六百年之久的毒瘤‘门阀士族’。

公元880年,攻进洛阳长安的黄巢,出于对门阀世族的愤恨,于是对早已腐朽的官僚集团进行大开杀戒。

义军在黄巢授意下,开始对士族进行全面清洗。

士兵们逮捕了洛阳长安两都的几百位官员,当街腰斩,并进行全族灭门。

如此一来,原本高高在上的门阀世族瞬间沦为阶下囚。

许多鱼肉百姓的贪官和亲族,全都被士兵斩尽杀绝。

目睹起义军暴行的诗人韦庄曾作长诗《秦妇吟》,在诗中这么写道: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就是形容当时长安街头多惨烈景象的。

门阀世族藏着金银珠宝的内库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

长安大街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曾经士族的尸骸。

当然,黄巢的残暴只针对腐朽的士族门阀。

对站在大街两侧观摩的百姓秋毫未犯,这也是黄巢大军辗转半唐江山,却一直有农民百姓愿意追随的原因。

说到底,唐末的朝廷失去了民心。

许多人为活下去,不得不拿起平时耕种用的农具,加入反抗唐王朝的起义大军中。

黄巢对门阀家族的疯狂报复,同时也宣泄了所有义军对腐朽王朝的憎恨。

黄巢起义,算得上寒门子弟对封建体制的有力反击。

只不过攻占长安都城后的黄巢沉于享乐,没有对出逃的唐僖宗展开绞杀,加上手下猛将朱温反叛,这才为不久后的覆灭埋下隐患。

公元884年,黄巢被唐朝各地节度使联合围攻,不敌后带数万人出逃泰山方向,最后在虎狼谷自刎而死。

自此,一代农民领袖终于结束了其绚丽多彩的一生、

其实纵观黄巢一生,与五代战神李存勖何其相似。

他们都是在完成人生最大目标后,开始得意忘形,最终倒在滚滚历史洪流中。

……

“王小子,还愣着干嘛呢,快走啊”

忽然,马三浑厚的嗓音在身旁响起,将发呆的王良惊得一个激灵。

后者连忙站起身来,跟着身材魁梧的马三走出柴房。

来到宽敞的土墙大院,王良被四周插着的照明火把刺痛了眼眸。

揉了揉眼,环顾四周,只见东西厢房各立着几位腰挎弯刀的精壮汉子,个个浓眉大眼,满脸煞气。

王良猜测这些人就是起义军中的精锐,是王仙芝早期笼络的江湖人士。

他们不同于吃不饱饭才扛起锄头造反的流民们。

很多人都是王仙芝早期散尽家财豢养起来的家丁,不仅个个生得人高马大,且习得一身好武艺。

四周壮汉见到马三的瞬间,均是恭敬喊道‘马将军’

可见马三在起义军的地位不低。

扫视着四周士兵,马三咂咂嘴,大声说道。

“这王家与大都统兴许是亲族关系,没有命令不得伤害他们,劫掠的钱帛需尽快送还回去,若是惹毛了大都统,我也救不了你们!”

闻言,四周的壮汉面面相觑,不少人将目光转移到彼此鼓鼓的腰包上,面带不舍。

说完此话的马三没有停留,而是领着王良直奔北侧祠堂。

进入灯火通明的祠堂,在马三监督下。

王良心惊肉跳的取下牌位上方的族谱,在后者的注视下,慢慢翻看起来。

看着密密麻麻的唐文,此刻的王良真的欲哭无泪。

原来,在原主的记忆中。

这濮阳王家和濮州王仙芝没有半点关联。

但事已至此,为不被马三揭穿谎言惹来杀身大祸,也为王家三十二口人丁,他只能强装镇定的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