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探墓花假(1 / 2)

六棱古玉 山阴老六 1133 字 1个月前

为叙述方便,下面几段用黄老黑第一人称,说起来省事。

那是一九五九年,打死也记不错的时间,那几年的自然灾害估计你们现在都不太清楚了,但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几年。那时候我二十刚出头,在老家商洛说好了人家,结果没成想闹了天灾,哪还有人有心思办婚事,我就随着爹娘往汉中逃难去了。路上娘没经得住颠簸去世了,我爹就带着我算是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汉中。结果到了才知道,这比我们商洛好不到哪去,而且我们投奔的那家,也举家逃难去了。这样的情节以前就在戏里听到过,没想到还真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现在回去是不肯能了,只能想办法在这谋个生路,那年代要饭都难,更别说找活做了。我爹就在路边,只要看到过往的感觉有点身份的,就上前磕头讨活做。这样找工作的那年代挺流行。还好天不绝我父女俩,我们遇上三个外地人,后来知道是河北的。也许是他们看我爹带我一个女儿可怜,也许是觉得我和我爹还都能帮忙干活,就收了我俩,让我们跟他们走。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趁着乱的时候出来盗墓,让我和我爹帮忙望风顺带着做饭什么的,因为下地不找外人,三人都下地后,外面就需要留人望风。

他们带我们到的汉中北边不远的天台山,穿过石门古道,进入了秦岭深处的一个村落,麻坪寺村。现在那边建了石门水库,很多东西都淹在了水下,当时我们去的那座墓,现在也在没在水下了。

虽然我爹说挖坟掘墓是损阴德的事,但那个年代,为了活命,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这仨人上了。这仨人其中一人,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个风水师,他来到此地就说,“此处是三水汇聚,虎踞凤鸣,观山‘远势为来,近形为止,形势既顺,山水贵合,是为全气之地。’此处比为厚官之穴。”

我没学过风水,不懂得点穴,也不是我记性好,能记住他说的这些。是因为这话后来也有人这么说过,那人就是秦老杆。后来老杆给我解释了下这话的意思:观山,龙脉由远处奔腾而来,到这个三水汇流之处戛然而止,止处形势如同凤凰仰首而鸣。青龙白虎如虎踞一般护卫此处,所以此处必有吉穴,下面一定埋有达官贵人。

这是后话了,当时这仨人找到位置后,就开始分工打洞,我和爹负责望风。虽然好奇,但我还是忌讳爹说道损阴德的事,所以就躲的远远的不敢看。这时候就看见两个人朝这边寻了过来。这人你们都认识,一个是秦老杆,另一个是你们的大哥。

我负责望风,就赶紧把来人的事通知给那三个河北人,三个人知道有两个人寻过来,猜到这两人应该是同行。行规先来后到,再加上来人只有两个,所以就没担心太多继续挖。秦老杆他们来到这,发现有人先到一步,也很是惊奇。既然有不能偷看的行规,也只能退一边去等他们挖完再上前说话。

秦老杆看我躲那么远,就过来和我聊天,那时候我不经世事,啥都跟秦老杆说了。临了秦老杆问我,那你知道那仨河北人挖的谁的墓么?

“这我哪知道,这损阴德的事我躲都来不及,我才不会去问呢。”

“他们挖的是……”

“不管他们挖谁的墓,都挖不到的。”老大抢道,“因为他们挖偏了。”

“偏了?刚我听那位风水师说的,此处必有吉穴的啊。”

“嗯,这话不错。但此处的是花假穴。”老大道。

“花假穴?是什么东西?”我问道。

“杨公说的好‘前为花,后为假,虚穴假穴更是巧,仔细看来无甚好,怪星异穴人厌看,如何子孙世袭官。’”

“不明白……”

“通俗的说,他们挖的是疑冢,就是掩人耳目的假坟。”

“你们怎么知道的?”

大哥指向远处,“此地群山环绕,众水朝谒,明堂处生气聚合,所以我们所处之处定有吉穴。明堂又有大中小明堂,你看此处,大明堂宽广,气象恢弘,聚气深厚;中明堂平缓坦夷福气隆;小明堂虾须蝉翼砂一应俱全。就是说葬于此穴之人必为大富大贵之人。那三个河北人能点穴如此之准,还真有些本事。唯一的失误,是他错估了此地的朝砂。”

大哥呵呵笑道,“此地朝砂可是万里难寻的特朝砂。”

“点真龙穴,唯靠朝山。此地朝山被三水相夹,附近山峰成群,尖秀方圆,这种特朝山定穴就要以高为主,朝山高则穴在高,他们在底处挖,挖到的只是迷惑人眼的疑冢罢了。”

“你们这么肯定,那就是知道真墓在哪了?”

“呵呵,那是必须的,”秦老杆道,“我们二人从东北赶来,奔的就是这个真穴。路过此处看到你们在这里挖,就停下来看看再走。”

“那你们要找的是谁的墓呢?”

“不是不告诉你,是说了你也不信。这段历史很匆忙,正史野史记录的都不多,我们这次来也是再次踩点,确定了了就下手。”

“顺便看看你们能从疑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