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蛮牛哈尔西(1 / 2)

关淼自学过日语,因为他知道要想打败自己的敌人,一定要真正了解他。所以他自学了日语,并对日本的历史、政治、军事体制等有过全面的了解。

“虎虎虎”三个字,就是用日语“tora”(虎)的摩尔斯密码发出的,所以,这是一封来自日军的电报。

关淼又搜索了临近的几个频率,再也没有清晰的电报声了。

他连忙摘下了耳机,想了一下,把接收器塞到了自己的海军作战夹克的口袋里,又在一张电报纸上,写下了“虎虎虎”三个词。

他拿着电报纸,打开舱门,来到外面。这里是“企业”号下级军官的生活区,就在巨大甲板的下面、整艘舰的中后部。因为接近早晨8点了,生活区外面的过道里挤满了刚刚起床的美军军官。

关淼一路打着招呼,从睡眼朦胧的人群中挤过,三步并两步,攀爬上一段扶梯,就来到了飞行甲板上。

一股劲风迎面吹来,这是东太平洋上的海风。这海风昨夜咆哮了一晚,差点把十几海里外下锚的护航驱逐舰都吹翻了。到了周日的早晨,总算降低了级别,不再像昨晚的狂风那样,但是依然风力强劲,不可小觑。

加上“企业”号此刻以逆风的姿态,将舰艏对着风的上游,所以刚一到甲板上,关淼差点被吹得摔了一跤。

他赶紧弯下腰,跑到右侧的舰岛一楼门口。

“准尉,您到这里来干什么?”

舰岛门口有两名海军士兵站岗,看见关淼身穿准尉军服,十分诧异,拦住了他。

假如关淼能够顺利从海军军官学校毕业,那他将直接被授予少尉军衔,现在他只能穿低一级的准尉军服。

但是,航母各个区域都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进入,舰岛作为指挥核心,自然不是关淼能进入的。

“我是通讯部无线电监听员史密斯关。请告诉里面的哈尔西中将,我有紧急情报需要报告!”关淼挥了挥手中的电报纸。

关淼的英文名是史密斯,他可不指望美国人能念对“淼”这个音。至于“通讯部无线电监听员”这个职位,是他临时编的,只要能进入到舰岛,他可什么都敢说。

过了几秒,关淼觉得好像过了几个小时,两名站岗的士兵相互看了一眼。

“请稍等,准尉。”

站岗的士兵被关淼坚定的眼神感染,决定先由一个人进去汇报一下,万一眼前这个黄种人真的有什么重要事情被耽误了,他们也不想挨哈尔西的训斥。

第8特混舰队指挥官哈尔西中将和“企业”号的舰长默里上校正在指挥舱里,悠闲地喝着咖啡。

哈尔西今年已经59岁了,严格地说,他成为海军,是“走后门”的结果。中学毕业之后,他并未能考入美国海军学院,只得去弗吉尼亚大学攻读医学。

但是在1900年,由于他母亲再三恳求当时的威廉·麦金莱总统,总统看在他父亲老哈尔西海军上将的面子,终于让他获得保送资格,转而进入美国海军学院。

从海军学院毕业后,脾气火爆,作风勇猛的哈尔西担任了“弗鲁塞”号驱逐舰舰长。一战时,哈尔西指挥自家驱逐舰,经常撞伤友军的小艇,因此被人称为“蛮牛”。

哈尔西52岁时,他看到了飞机的巨大威力,认为未来的海军作战必将是航空兵的天下,为此他特地申请进入了佛罗里达州海军航空兵学校进行学习。

但是,由于此时的他年事已高,无法完成航空兵的飞行实操学习,因此他只能通过旁听和见习的方式参加飞行课程,并在一年后获得了飞行员资质认证。

别看哈尔西本人不会开飞机上天,但是他对于各种飞机性能了如指掌,尤其喜欢轰炸机,所以军中又有人称他为“轰炸机哈尔西”。

1940年春,哈尔西升任美国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指挥太平洋舰队所辖的全部航空母舰,晋升为海军中将。

几天前,美国国防部突然下令让他率“企业”号为首的第8特混舰队出港,给威克岛上的美军基地送12架野猫式战斗机。而且,必须全队抵达威克岛领海海域,不能半途放飞飞机,自己先调头回来。

哈尔西心里其实十分不满。

“国防部那帮坐办公室的家伙,把我当成《华盛顿邮报》的报童了吧?”哈尔西对这样的小任务,居然要出动一只特混舰队,十分不解。

但是,他也知道,美日正在紧张地在华盛顿开展谈判,和平的日子或者很快就要结束了。

为了应对接下来可能的战争,美国一直在太平洋地区调动军力。也许,这次小任务,可以当作一次难得的军事演习,把在珍珠港里待得有些懒散的小伙子们,刺激得精神一些吧。

于是,哈尔西认认真真地带着“企业”号出港了,完成了既定任务。“企业”号本来应该在昨天,就已经返回珍珠港了,但是偶遇的大风暴,让整个舰队耽搁了一天。

今天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