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肃清朝堂,刘协无力回天(1 / 2)

司马懿和曹休商议良久才离去。

就在两人商议完毕,第二天,突然有百姓到襄阳府衙鸣冤。

百姓的冤屈很清晰,就是家中良田遭到了世家侵占。

此事在襄阳,甚至是在整个天下间,绝不是孤例。

历朝历代,有许多世家,都在暗中抢占百姓田地,用宗族子弟管理。

区别只是有些世家是以市价购买,百姓图利贩卖,之后再租种世家土地,而有些世家则是巧取豪夺,雇佣百姓耕种,只给予可怜的报酬。

世家这样做目的,不仅仅是囤田垄断,提升自己粮田的同时,还能以饥饿之法,使底层劳力失去依仗,忠心于自己。

这一次,牵涉其中的,有襄阳近半世家。

张明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不过大多数都是正常购买的,他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时代特殊性在这里摆着的,他又不可能跟全天下的世家对着干。

否则的话别说他了,就是皇帝这么搞都得死!

但这一次事情却闹大了,如果说背后没有人推,肯定是不可能的。

关键是,里面还有黄家和庞家。

当然,也有王家,蔡家。

张明府上,贾诩和诸葛亮皆在。

诸葛亮的眼中隐约有些兴奋,“姐夫,这一次,是不是能够将王家给连根拔起了?”

“之前你都不让我参他,现在这事闹这么大,要不要……”

诸葛亮早就看王璨不顺眼了,要不是之前张明说想要把司马懿揪出来,他早就动手了。

不过还不等张明开口,贾诩先说道:“孔明,这次的事件,不简单呀。”

“老百姓可不会管世家的土地,到底是合理买卖而来的,还是强买强卖得来的。”

“他们关心的,只是这些世家,是否会受到一样的处罚而已。”

“若我猜的不错,这件事背后运作的人,就是司马懿啊。”

闻言,诸葛亮有些不理解。

他虽然智谋无双,但毕竟年轻,朝堂斗争的经验还不算丰富,因此不解道:“司马懿安排的,为什么?王璨不是他的人吗?”

“他这么做,岂不自断臂膀?”

贾诩眸光一闪,露出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笑道:“孔明,有的时候,想要打击政敌,就需要有所牺牲。”

“更不要说,王璨本就只是司马懿手中的棋子而已,现在司马懿要弃子了,其背后一定有更深的谋划。”

诸葛亮恍然大悟,“我知道了!”

顿了顿,诸葛亮说道:“如今曹操夺取汉中,主公拿下成都,双方都需要时间发展。”

“司马懿故意搅乱朝堂,就是想要掣肘主公,拖慢主公彻底平定益州的速度。”

“说不定,汉中曹操还会趁机出兵,持续给到主公压力!”

贾诩点了点头,诸葛亮的确聪慧,一点即通。

很快就能将朝堂的事情,和前线战事结合在一起,从而去看待全局。

张明也很满意,如今诸葛亮已经渐渐拥有大局观意识了,要不了多久,就能让诸葛亮独镇一方,和周瑜一样为一方都督了。

而诸葛亮想了想,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从根源入手。

也就是需要先解决这次百姓土地被占的事情,因此又问道:“既然如此,那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这一次,贾诩没有答话,而是说道:“此事,我相信知汉心中,已有方案。”

看着贾诩智慧的眼神,张明不禁赞叹,“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文和,司马懿这么做,应该是打算弃车保帅了。”

“或者说,他是准备用这件事,来为他自己训练新兵争取时间。”

“也就是说,离司马懿真正的目的浮出水面,不远了。”

“当然!”

“土地关乎民生,这件事不可能不处理。”

“既然司马懿把自己这几个棋子都舍弃了,那我们也就顺手笑纳了吧,刚好也可以肃清一下朝堂,以免以后再有掣肘之事。”

贾诩暗暗颔首,诸葛亮也是连连点头。

“那姐夫,这事该怎么处理呢?”

“依文和先生所言,想要和目不识丁的百姓解释清楚什么是正常购买,什么是巧取豪夺,似乎的确有些困难。”

张明微微一笑,羽扇轻摇,“为什么要解释这件事呢?”

诸葛亮眸光一闪,奇道:“不用解释吗?”

张明肯定道:“当然不用,归根结底,这件事的解决办法,还是要用到舆论。”

“先安排人,散播平时黄庞两家的善举,百姓虽然不识字,但是谁对他们好,做了善事,他们可都记得的。”

“黄庞两家平日的乐善好施,以及对待佃户的优渥,稍加宣传,自然会有人拿来和王家、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