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万事俱备只欠出征(1 / 2)

张明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其实当初官渡之战后,袁绍就元气大伤,这两年他又连年在雁门征战,想必他的身体,已经快撑不住了。”

“如果不是如此,我想袁绍也不会这么着急,第一个跳出来称帝。”

“所以袁绍一死,北方必然大乱,我们也该早些布局才是。”

张明的话,让刘备对辽东也更加重视了几分。

“原来如此,攻打辽东,知汉竟然还有如此深意。”

“不过,知汉离开后,若曹操有所异动,朕又该如何是好呢?”

张明微微一笑,对于这个问题,他其实早有应对。

“陛下,如今局势,以逸待劳即可。”

“为了应对曹操可能的攻势,臣提议,主公在麾下设立三大军团。”

刘备闻言瞬间来了兴趣,“三大军团?知汉细细道来。”

张明颔首道:“所谓军团,顾名思义,是由多支军队联合组成,拥有一名最高统帅。”

“这名统帅,陛下可以任命其为都督。”

“陛下在时,由陛下统一指挥,陛下不在的时候,各军团若遇敌,则由军团都督进行指挥。”

“之所以是三大军团,是因为如今和曹操用兵之地,共有三处。”

刘备点了点头,他自然清楚,这三处,从西到东。

分别是益州与汉中交接的白水关、葭萌关以及梓潼一线;宛城、武关、钖县以及房陵一线;六安、成德以及合肥一线。

基本上,这三处也是现在屯有重兵把守的地方。

张明娓娓道来,和刘备认真商讨。

“首先白水关一线,汉中位置重要,我军早晚与曹操必有一战。”

“因此,这一处,可设置一军团,陛下可以任命诸葛亮为都督,法正、徐庶为军师。”

“此军团下辖镇守成都的张绣定安军,镇守白水关的吴班一万益州精锐,镇守梓潼的张任两万新军,以及葭萌关孟达的一万精锐。”

“这一军团可命名为西路军团,共计六万大军,足以应对汉中的魏军。”

刘备点了点头,对这个安排没有意见。

张明继续说道:“宛城一线,是魏军入侵荆州的必经之地,可以设置一军团,主公可以任命关羽为都督,鲁肃为军师。”

“此军团下辖镇守宛城的关羽虎威军,镇守武关的裴元绍五千精锐,镇守钖县的陈武勇烈水军,镇守房陵的黄忠鹰扬军,镇守新野的霍峻五千精锐,以及马超的神威军和庞德的踏白军。”

“这一军团可命名为中路军团,有水军、陆军以及骑兵共计七万大军。”

“最重要的是,这一路还有陛下亲自坐镇襄阳,朝中更有贾诩这样的谋士,当可保此路高枕无忧。”

听到是自己的二弟为都督,刘备自然没有意见。

事实上,虽然关羽有些骄傲,但不可否认,作为威震华夏,打得曹操险些迁都的名将,关羽领兵打仗还是很有本事的。

更何况,这一路有刘备亲自坐镇,问题不大。

至少兵败麦城的事情,这一世肯定不会发生了。

“另外襄阳还有五溪蛮以及山越精锐,更有李严刚刚招募来的一万精锐,后方江陵更有文聘的讨逆军。”

“而且长江上,还有贺齐的横波水军,周泰的忠义水军,任魏军再是骁勇,也绝不可能过汉水一步!”

听到此处,刘备一边颔首,一边疑惑道:“如此安排甚妙,那第三个军团呢?”

张明不慌不忙地说道:“至于最后的合肥一线,当然是以周瑜为都督,庞统、吕蒙为军师。”

“此军团下辖镇守六安的朱桓荡寇军,镇守成德、合肥一线的魏延奋武军,以及周瑜麾下本身还剩下的两万精锐。”

“这一军团可命名为东路军团,合计六万大军,再加上长江天险,也足以让魏军不敢南顾。”

刘备听完每一个细节,拍了拍手,高赞道:“知汉心思缜密,竟然考虑得如此完备。”

“既然如此,知汉你就安心去辽东吧,朕就等着和你一道南北呼应了。”

“不知知汉前往辽东,准备带哪些人一道前去呢?”

对此,张明也是早有腹案,此时听到刘备来问,不疾不徐说道:“陛下,此番征战辽东,我军需要一员勇猛无敌的大将压阵,臣以为张飞乃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听这话,刘备便忍不住说道:“那个知汉,如果你觉得为难,朕去和翼德说好了。”

“那个不用非要带上翼德的,我当时,其实也是无奈之举罢了。”

说着,给了张明一个你懂的眼神。

张明当然懂,不过他的确是打算带上张飞一路北上辽东的,因此张明笑了笑,摇头说道:“陛下,你误会了。”

见此,刘备不解道:“哦?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