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上书之议(2 / 3)

急于求成,又因为是唯一的继承人,更是无所顾忌,很是刚愎自用。

斗善来目露嘲讽,“哼,自己过的穷奢极欲,却口口念及苍生。”

文仲玉知道说的自己,怒容满面,“斗政公,不要以为没有了茶陵,我们元越就过不下去了,我告诉你,是茶陵离开了我们元越,离不开我们的强大。”

斗善来冷冷言道:“不见得吧,向来是我们抵抗大越林的。”

詹然家跟着威胁道:“你们茶陵不需要我们元越,好,若不交税,我们就会把南方大营从茶陵撤回。如若不然,你们茶陵就要负担着大营军帑。”

斗善来冷笑几声,“好算计,南方大营拥兵十万,年耗银百万,元越岁入也就不到千万两,让我们负担如此巨大的军帑,真当我们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吗?我们茶陵可以负担,但这些大营的上柱国和各等军职由我们茶陵来任命。”

向来不站队的来俊国也出口否决,“国家公器,不是谁家的私兵。”

詹然家言道:“斗政公执意不肯负担,那么我们就只能撤回大营了。”

斗善来针锋相对,毫不客气的顶撞道:“既然如此,那就恕难从命。你们尽管撤离,我们茶陵有足够的实力保护好自己的。”说着,便拂袖而去。

看到斗善来气鼓鼓的离去,文伯环顾众人,叹了口气,“要说是均分土地是不可能的。”若有所指的看着詹然家,“每家拿出一部分土地来,应该不难吧。”

詹然家言道,“上伯,要我们这些大地主若是拿出土地来,也不是可以,可是各行会那?难道也让他们的商铺分给百姓不成?若是只分田地,那些地主多有怨言啊,现在的局势本就不稳,若是这些大地主再闹,岂不是乱上加乱。”

张君竹忧虑的言道:“当务之急,是要控制即将爆发的民变。若是民变一成,那就如星火燎原。邕梁刚浪军,皇领浪荡军,这些乱贼挟裹良民,所过之处,那是满目疮痍,十室九空!稍有不慎,引发叛乱,就会内忧外患,国事糜烂啊!”

文仲玉建言道:“所言不错,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分地这件事,可以先想着怎么来做,可现在各地闹得严重,有些地方都有小股乱民了,是不是要把东北大营和南方大营的兵马调回,负责驻守各郡,防止大规模民变。”

詹然家点头,“上柱国所言甚是,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持元越稳定,有些地方都有山贼了,很多商贾的物资被劫掠,连水上都有匪寇了。”

文将泰询问道:“如何答复那些士子?”

来俊国言道:“让他们派出代表来,商议具体方案,走一步,看一步吧!”

凤苑之中,天刚落黑,一顶黑轿急匆匆的落在楼前。轿门掀开,昭博太走了出来,小心的看了看四周,见到没人,才轻手轻脚的上了楼。

“四元公请坐。”里面传来了斗妧经欢喜的声音。

还没等坐下,昭博太急切的问道,“布政院怎么说的?”

斗妧经让昭博太坐在对面,拿出一幅画来,调皮的笑道:“帮我看看。”

昭博太只是看了一眼,便摇头言道:“这看上去很像,却不是希孟所做。”

斗妧经很是吃惊,“家父说,这就是希孟的真迹,别人也说这是真迹。”

昭博太问道:“若是希孟所做的就是真迹,那这幅画就是真迹,若是希孟的画风是真迹,那这就不是真迹。有人取其形制,有人取其意境。”

斗妧经觉得这个观点很有有趣,“那希孟的意境在哪里?”

昭博太指着画作解释道:“希孟其心纯真,当真是思无邪;胸有丘壑,更是自然之气,因心无乱,故画干净。而这幅画因繁而乱,哪有无邪之境啊!”

盯着画作,斗妧经思虑久久,得意的笑道:“四元公上次说对画作一窍不通,今日看来,却是大家风范,四元公的评论很对,我要好好的讲给家父听。看来,他心乱了。”正想拿出曲子,却又停下,“我还有首曲子,待以后讨教四元公。”

“哪里谈得上讨教,愚兄多谢小妹相助,以后还要多和你学习这治国之道。”昭博太很是敬佩的言道:“还是小妹说的对,士子是对付不了权贵的,只有权贵才能对付权贵。我在这里,替天下苍生谢过斗小姐的仁爱之心。”

斗妧经笑道:“莫非只有四元公有仁慈心?人人都有恻隐之心。”说着,端起酒杯来,“怎么,四元公不打算和小妹喝一杯庆祝这次胜利。”

昭博太很是干脆的一饮而尽,不胜酒力,脸色绯红,怕酒后失态,赶紧告辞。

看到昭博太离去,潘诗诗走了出来,翘起大拇指,“优点就是缺点,缺点就是优点!小姐聪慧无双,让奴婢见识了,这个四元公啊,真是赤子之心,也是痴子之心,过不了多久,就是小姐囊中之物了。”说着,就给斗妧经斟满酒,“别人看三步,小姐看十步,小姐要是个男人啊,这江山都会落入小姐手中。”

看着楼下的轿子匆匆离去,斗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