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黄巾起义(1 / 2)

江左乔郎 泉寒乔雪 1716 字 1个月前

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在繁华热闹的京都洛阳城中,一名神秘男子静静地坐在一家酒楼的雅间里。他的怀里紧紧揣着一封密封的信件,仿佛它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使命。这个雅间布置得颇为雅致,中间摆放着一座精美的屏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味,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

从男子的神情和姿态来看,似乎正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他的眼神不时地扫过门口,透露出一种急切和期待。

没过多久,一个面容阴柔的男人踏入了酒楼。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朝着拥有密信的男子所在的雅间走去,甚至连伙计上前询问都置之不理。

进入雅间后,阴柔男人立刻向对方开口说道:&34;徐大人,您终于来了。想必您还记得当初马渠帅与您约定的事情吧?&34;

被称为徐大人的男子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并未遗忘。他轻声回应道:&34;唐兄弟,如此重要之事,我自然铭记于心。&34;

听到这话,阴柔男人满意地笑了起来,并接着说道:&34;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请两位大人出来一见吧。&34;

话音刚落,只见屏风后面缓缓走出两个身影。当阴柔男人看清他们的面容时,不禁失声惊叫道:&34;竟然是你,何进!唐周,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34;

面对阴柔男人的质问,名叫唐周的人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道:&34;徐奉大人,您觉得呢?&34;言语之中充满了戏谑意味。

这位面容阴柔的男子便是当朝内廷总管太监中常侍徐奉,此番前来此地乃是受了当朝大宦官中常侍封谞所托,欲同太平道教主张角麾下的渠帅马元义商议谋逆反叛之事,妄图改朝换代。而负责居中牵线搭桥之人,正是眼前这位名叫唐周的男子。谁能料到,唐周竟是大贤良师张角的门徒,但他却在关键时刻选择背叛师门!

唐周向当今圣上汉灵帝刘宏告发了张角的一切行径,刘宏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悦,决意对唐周予以重赏,并责成他协同大将军何进一同缉拿徐奉和封谞二人归案。现如今,徐奉已然落网,封谞亦如秋后的蚂蚱一般,蹦跶不了多久矣。

紧接着,唐周再度向何进透露了有关渠帅马元义的情报,于是乎,何进率领大军生擒了马元义,并于洛阳城门前实施车裂极刑示众。刘宏旋即颁下圣旨,派遣周章前往三公府邸以及司隶衙门,责令钩盾令周斌彻查三府官员及其下属僚属,但凡涉及参与张角一党或与之有牵连者,一律严惩不贷;同时稽查冀州地界,全力追捕叛贼张角。

不久之后,张角便获悉了这一惊天消息,唐周的告密如一把利剑,刺破了黑暗,将徐奉和封谞暴露无遗,而马元义也惨遭车裂之刑。张角万般无奈,只好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提前吹响了起义造反的号角。

张角昭告天下信徒,众人皆著黄巾,世人称为“黄巾贼”,又叫“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又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一时间震动朝野,天下哗然。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造反者四五十万人,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

而正在此时,咱们这位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何进向刘宏献上了一条糟糕透顶的计策,这条计策就是迅速降下诏书命令各地,可以自行招募乡勇,准备抵御并讨伐贼人以建立功勋。

在庐江这边,太守陆康此刻心情非常糟糕,原本按照之前的约定,乔蕤应该马上出征去攻打山越贼,但现在整个天下都出现了黄巾军作乱的情况,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搁置对山越贼的征讨计划,转而命令乔蕤先去肃清庐江境内的黄巾军。

目前在扬州地区存在着四支规模较大的黄巾军势力,这四方势力的首领分别是吴桓、陈败、万秉和戴风(前三个是建安时期出现的,提前出场)。现如今逗留在庐江的正是以戴风为首的一伙黄巾军,人数多达一万多人。

陆康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召见了乔蕤。毕竟乔蕤是庐江郡负责军事事务的官员,没过多久,乔蕤就身着战甲来到了太守府。陆康见到他到来,首先开口问道:“乔郡尉,可知道我叫你前来所为何事?”

“大人,莫非是因为那些黄巾军?”

“嗯,确实如此,正是这群可恶的黄巾贼!现今黄巾贼首张角势力如日中天,而庐江贼首戴风拥有超过万人的军队,他们在周围地区横行霸道,欺凌残害无辜百姓。乔郡尉对此有何看法呢?应当怎样应对才好呢?”

实际上,在乔蕤到来之前,乔雪就已经提前告知过他,陆康此次召见必定与黄巾军有关。乔蕤深知这一点,并计划趁此良机从陆康手中争取到至少六千兵力,这样一来,他便能够设法摆脱离陆康对乔家的控制。乔蕤觉得乔雪所言甚是在理,并且决定按照他所说的去做。于是,他对陆康说道:“虽然我军士兵精锐、粮草充足,但黄巾军人数众多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