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年后出兵(1 / 2)

江左乔郎 泉寒乔雪 1265 字 1个月前

“比之山越贼如何?”陆康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乔蕤的心窝,令他不禁有些慌乱起来。

要知道,这山越贼可是相当难缠的对手啊!他们主要活动于丹阳地区,但在庐江的南部也有不少势力存在。这些贼人数量庞大,而且他们的装备并不比正规的郡兵逊色多少。更要命的是,他们极其擅长在山林险峻之地展开战斗,如果真要和他们交手,恐怕胜负难料。

乔蕤心想:如果我回答说比不上山越贼,陆康肯定会借机找我麻烦;可要是说比山越贼强大,那就意味着我得亲自率军出征,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就在这时,乔雪挺身而出。他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走到乔蕤面前,向陆康拱手施礼后说道:“太守大人,那些山越贼怎能与我们英勇无畏的汉家武士相提并论呢?只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冬月,天气严寒,山路崎岖难行。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不如先让士兵们好好过个年,养精蓄锐之后,再来商议征讨之事吧。”

陆康见乔雪把话题牵引到全体士兵身上,心里明白如果自己不同意这个提议,势必会引起士兵们的不满,甚至可能被人背后议论纷纷。于是,他顺水推舟地接着乔雪的话说:“嗯,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就把这事定在明年三月吧。等开春之后,就让乔郡尉率领军队前去剿灭山越贼寇。”

乔雪一听,心中不禁暗自窃喜。他心想:&34;反正明年二月份黄巾军就要起事作乱了,到时候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顾及山越呢?&34; 而一旁的乔蕤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被乔雪轻轻地拉了一下,示意他不要说话。

紧接着,乔雪继续对陆康说道:&34;今日前来拜访之前,晚辈特意为太守大人您准备了一首新诗,希望能在此当众朗诵给您听。&34;

陆康听闻此言,顿时来了兴致。他记得当初在会稽的时候,曾亲眼目睹过乔雪作诗的才华横溢,深知这个年轻人有着不凡的文学造诣。于是,他满口答应道:&34;好啊,那就你念出来让我们大家一同欣赏吧。&34;

乔雪转头看了一眼陆儁,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神色,并向其投去一个挑衅的目光。随后,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吟诵起来:

&34;身老太平间,身闲心更闲。非贵亦非贱,不饥兼不寒。有宾须置酒,无日不开颜。一条太平路,何人伴往还。&34;

念完之后,乔雪微微一笑,补充道:&34;这首诗乃是专门为太守大人您而作!&34; 言语之中透露出对陆康的敬重与赞美之情。

陆康微微颔首,目光凝视着乔雪,眼中闪烁着赞赏之意。他轻声念叨着那首诗句,心中暗自感叹:“此子果真不凡,竟能以如此简洁明了的文字,道出我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生活。‘平淡’二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哲理啊……”

“乔雪贤侄有心了!”陆康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频频点头表示认可。然而,坐在一旁的李先隆此时却心生嫉妒之情。他暗自思忖道:“哼,我身为乔雪的师父,尚未得到这样的待遇,这小子倒先给陆康写起诗来了。不成,我定要想个法子,让这徒儿也为我赋诗一首才行。”

乔雪见陆康心情愉悦,趁机提出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他恭敬地向陆康拱手施礼,言辞恳切地说道:“太守大人,晚辈有幸拜入李大家门下研习学问,深知欲使军士全心全意报效国家,必须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好处。现今正值岁末年初之际,军士们即将踏上征程,为国出征。恳请太守大人能够调拨一批粮饷赐予我父亲,再由他转发给各位军士。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军士们欢度新春佳节,又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安心卖命。”

陆康此刻已沉浸于诗酒带来的愉悦之中,心情格外舒畅,于是欣然点头答应道:“那就这么办吧!我赐予乔郡尉千石粮草、千两白银,以此慰藉军中将士们。”乔雪闻听此言,急忙施礼道谢。他深知这些物资不仅能以其父之名赏赐给士兵们,还可将今日赋诗换取军需之事散播开来,从而收服一批军心。待到黄巾之乱爆发时,便能确保自家安然无虞。

乔蕤听后亦有所领悟,同样向陆康行礼致谢后,便携着乔雪返回座位。宴席继续进行,宾客们早已知晓乔雪的诗才出众,今日更是亲眼目睹其风采,再加上如今乔雪已成了李先隆的门徒,身份已然不同往昔,不再受人嫌弃。许多人纷纷借机饮酒攀谈,试图与乔蕤、乔雪结交。乔蕤对此自是乐见其成,但乔雪却注意到方才周瑜提及的鲁肃并未现身。

乔雪轻盈地端起那一盘香气四溢的肉食,目光流转间,呼喊着周瑜一同走向鲁肃所在之处。他步伐坚定而自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脚下展开。

来到鲁肃面前后,乔雪毫不拘束地坐在他身旁,宛如相识已久的老友一般自然。她微笑着对鲁肃说:“久闻足下乃师兄至交,今日特此前来结交,望勿嫌弃。”声音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

鲁肃先是凝视了一下周瑜,似乎在确认对方是否同意此事,接着才将目光转向乔雪。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