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庐江名士(1 / 2)

江左乔郎 泉寒乔雪 1048 字 1个月前

“乔雪紧跟着蒋干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抵达了皖水码头。皖城这个地方临近水源,又与长江相通,可以说是凭借水路交通纵横四方。正因为如此,这里的船运行业极为兴盛繁荣。蒋干领着他们来到一艘中等规模的船只前,这种船型短而宽阔,对于商业运输来说非常实用。

登上船后,迎面走来两个人。其中一名年老长者看上去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而跟在他身旁的则是个约摸八岁左右的男童。尽管年纪尚轻,但已能瞧出这孩子面容俊美,犹如美玉雕琢而成,嘴唇鲜艳好似涂抹了胭脂一般,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

乔雪暗自思忖着,如此俊秀可爱的小男孩儿,想必就是传说中的三国第一美男子周公瑾吧!而那位老者,应当便是蒋干口中提及的李先隆了。蒋干一见到师父,立即走上前行礼拜见。乔雪见此情形,也亦步亦趋地模仿起来。

这时,李先隆开腔说道:&34;这位公子,你我之间并没有师徒关系,又何须行此大礼呢?&34;

“实在抱歉,此前我不幸坠马受伤,导致患上了失魂之症,许多往事都变得模糊不清。不过,我依然记得您乃是赫赫有名的庐江人士,故而特来向您施礼问候。”

乔雪听闻李先隆发问,急忙出言回应。此时此刻,站在一侧的蒋干愈发笃定,眼前此人必定是有意投于师父门下。李先隆闻得乔雪所言,心中不禁暗自得意,他轻捻胡须,缓声言道:“既是因伤病所致,那便不必拘泥于礼数了。往后但凭本心即可。”

“万万不可!父亲曾教导我,出门在外务必谦逊有礼。依我看,不如就让我跟随您修习礼仪之道吧,如何?”

乔雪见机行事,顺势应承下来。蒋干见状,赶忙替师父解围道:“这位兄台,家师已然决定不再收纳门徒了。”

“哦,原来如此……”乔雪稍作沉吟,旋即又有了主意,“那么,可否让我与令师弟一同学习礼仪呢?”

“这……岂不是有违师规吗!”蒋干一脸惊愕地反驳道。

乔雪借着对方不同意说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在李先隆等三人看来却显得格外怪异。

乔雪生怕他们误解,急忙解释说:“你们别担心啦,我并不是要拜谁为师哦!我只是想跟这位年轻的兄弟交个朋友而已啊,毕竟作为朋友,相互帮忙扶持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呢!”

话音刚落,一直静观不语的周瑜突然插话道:“师父,徒儿觉得这位仁兄所言极是。”

“哦?何出此言呐?”李先隆好奇地问道。

周瑜微笑着回答:“因为我觉得他个性纯朴、诚恳可靠,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位好友。”

李先隆万万没有料到,平日里一向稳重内敛的周瑜竟然会对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提议表示赞同。然而转念一想,这些终究是年轻人之间的事情,自己还是不要过多干涉为妙。于是他微微颔首,表示默许,任由他们自行发展。

眼见此景,乔雪心中暗自欢喜不已,赶忙热情地向周瑜自我介绍道:“你好呀,我叫乔雪,能认识一下你吗?不知阁下如何称呼呢?”

周瑜礼貌地回应道:“幸会,在下姓周,单名一个瑜字,乃庐江舒县人士。”

“我是庐江皖城的,咱们同乡,离的不远。”周瑜话音刚落,乔雪便眼睛一亮,立刻热情地攀谈起来:“哎呀,真是太巧了!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老乡。周兄,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

然而,周瑜听到这话后却不禁有些懊悔。他原本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特别在意对方的身份背景。但此刻看到乔雪衣着光鲜、气宇轩昂,身后还跟着十几名威武的护卫,心里顿时明白过来——眼前之人绝非寻常百姓之家出身。

再一联想到皖城只有一个乔家,那便是庐江郡尉乔蕤府上。关于这位郡尉大人的公子,周瑜多少也有所耳闻。据说此人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十足的一个纨绔子弟。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恩师李先隆与乔蕤之间似乎还有些旧日恩怨。

昔日,李先隆曾在庐江太守府中当众指责乔蕤不过是一介有勇无谋的莽夫。此事令乔蕤耿耿于怀至今。如今自己不慎说出与乔雪乃是同乡,岂不是给了对方结交自己的机会?可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可以推脱,周瑜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回应道:

“嗯,确实是同乡,日后若是有关于礼仪方面的疑问,尽可来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乔雪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后,便牵拉着周瑜寻觅到一处空闲之地落坐。此刻他内心暗自思忖着:究竟该采取何种方式与周瑜建立良好关系呢?毕竟日后周瑜将要迎娶自己的妹妹小乔,作为大舅哥自然应当与妹夫深入交流一番才行。念头既定,乔雪旋即开口询问道:

“周瑜贤弟,此番我们前去参与王太守的寿宴,不知届时将会有哪些宾客莅临现场呢?”前来贺寿之人大多皆为江东的士族名门,其中包括庐江太守陆康(此时理应由羊续担任,但在此处暂且安排陆康先行登场)、会稽的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