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英雄救美(1 / 2)

在县衙幽深的后宅内,秦风独坐于雕花窗前,手中把玩着一只精致的瓷杯。

杯中茶香袅袅,与他此刻纷乱的心绪不谋而合。

酒意虽已随风而散,心湖却似被投石打破的静水,涟漪阵阵,难以平复。

他回想起刚刚那场意料之外的相遇。

自己与那位清雅的女子撞了个满怀,一时间,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流露出几分醉态。

秦风自嘲地想,倘若自己捕头的身份被揭穿,只怕会羞于再迈进这县衙的门槛。

“所幸林县令的身份尚未暴露,否则我秦风在余阳县真是颜面扫地了。”他苦笑着摇头,仰头饮尽杯中清茶,仿佛借此能压下心头的尴尬与惶恐。

茶杯轻落桌面,发出细微的声响。

秦风的思绪又飘回那惊艳的一瞥。那女子即使在惊惶中,也保持着一份超凡脱俗的美丽,宛如深谷中的兰花,一尘不染。她的倩影在秦风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甚至让他忘却了自己当时的窘境。

那时,他的眼中只有她,恍若未见周围拥挤的人群。而她,也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相遇惊得有些失措。

幸而林潇与林珠机敏过人,她们紧紧抓住他的臂膀,将他从人潮中解救出来。

秦风对此感激不尽,却也难免心生遗憾。他与她之间,未曾有过一句交谈,更别提知晓她的芳名了。

余阳县地界虽不甚广,却人烟繁盛。秦风心知,若想再度与那佳人相遇,实属难事。

正当秦风陷入遐想之际,林珠手托铜盆,莲步轻移,婀娜入室:“秦捕头,净面醒酒吧。”

秦风这才从沉思中惊醒,瞥见一旁的林潇正带着几分揶揄的笑意打量着他。

“大人海量,小的酒后失态,让大人见笑了。”秦风慌忙起身,向林潇深施一礼,面露愧色。

林潇眼见秦风如此模样,唇边不禁浮起一抹莞尔。她轻拍秦风的肩头,语带调侃:“无妨,快去洗洗吧!”

秦风微怔,随即接过林珠手中的湿巾,却不经意间瞥见林潇脸上那未曾褪去的笑意。

他轻咳一声,以掩尴尬:“大人缘何发笑?”

林潇眼中闪过一丝促狭,笑盈盈地问道:“莫不是秦捕头对那位姑娘有了几分情意?”

秦风的面颊上倏地飞起一抹嫣红,他支吾其词地回应:“啊?大人此言何意?”

“既然心仪,何不坦然追求?何须遮掩。”林潇似已洞悉秦风的心事,她嫣然一笑,道:“其实,无需我这双慧眼,任谁瞧见你凝视那姑娘的神情,以及你归来后心神不宁的模样,都能猜出七八分。”

言及此处,林潇忍俊不禁,仿佛重返前世大学岁月,与舍友们谈笑风生,评点校园中的俊男靓女,那份自在与欢愉,溢于言表。

经林潇点破,秦风这才如梦初醒,他轻叹一声,试图掩饰自己的情愫:“让大人见笑了,我只是感慨与她仅有一面之缘,甚是惋惜。”

然而,林潇却似已洞悉一切,她神秘地笑道:“秦捕头莫忧,倘若这位姑娘已许配人家,那自是另当别论。若非如此,不出两日,你或许便有机会再次与她相见。”

闻听此言,秦风的双眸瞬间点亮,他急切地探询:“难道大人有何妙计?”

林潇含笑而言,话中透露出淡淡的自信:“七月初七,乃七巧佳节,听闻县中将有花灯盛放,那些未出阁的佳人亦会外出祈福。秦捕头若是前往,或许能与她不期而遇。”

秦风闻言,眼中掠过一抹期盼之光。

林潇轻拍秦风的肩头,言辞笃定:“秦捕头宽心,对于下属的姻缘,本官自会鼎力相助。届时,定当为你助阵!”

七月初七,如期而至。

在这被称为乞巧节的节日里,余阳县的百姓们满怀着对情爱的向往,将节日欢庆得尤为热烈。传说中天上的牛郎织女于今日鹊桥相会,使得此日弥漫着浓郁的浪漫情愫。而余阳县的闺秀们,亦会手捧精心缝制的花灯,来到江边,虔诚地将其放入江中,祈求一段美好的姻缘。

七夕前夕,林潇以犒劳衙门辛劳为由,提议次日休假一日,让众人得以休憩。近期衙门事务确实繁冗,众人对此提议欣然接受,无不称好。

及至初七午后,林潇特为秦风备下一套儒生服饰,并附赠一柄雅致折扇。秦风换装之后,竟也显露出几分风流倜傥的气度。

林潇与林珠则乔装为侍女,紧随秦风之后,更衬得他风姿卓绝。

秦风心生惶恐,几番推却,然林潇以县令之威相逼,他终是应允。

夜幕低垂,饭罢,林潇与秦风联袂而至江边。此刻,江畔已汇聚众多闺秀,她们手执各式花灯,笑靥如花,满怀憧憬。

同样,亦有不少青年才俊,如秦风一般,抱持着同样的希冀,莅临此地,期盼能在此情此景中邂逅意中人。

江畔空气中氤氲着花香与湿润的水汽,月光如练,洒落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