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余阳县衙(1 / 2)

林两人潇风尘仆仆地抵达余阳县衙门前时,只见一名身着衙差服饰的男子大步流星地迎上前来。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带着几分警惕地打量着林潇二人,沉声问道:“汝等何人?竟敢在县衙重地徘徊。若有告状之事,也过几天,新任县令尚未抵达。”

林珠闻言,迅速从行囊中取出一份公文,在衙差面前一晃道:“此乃吏部颁发的委任状,我家小姐便是新任县令,尔等还不速开大门,恭迎县令上任。”

“女子为县令!”衙差惊愕之余,不禁脱口而出。尽管晟朝开放女子科举已三十余载,然而世俗偏见仍旧根深蒂固。

参加科举的女子寥寥无几,且多半是出身名门,仅为镀金而已。真正愿意出仕为官者,更是屈指可数。

不过,那名衙差亦是伶俐之辈,见对方气势不凡,又闻是新任县令,便急忙转身跑回衙门内禀报。

未几,县衙大门洞开,十余名官吏鱼贯而出,迎接新任县令的到来。

一位年约五旬、目光锐利的老者,身着青袍,步履沉着地迎上前来。他向林潇深施一礼,恭敬道:“下官乃余阳县县丞齐远,参见大人。月前,吏部传来消息,言将有一位才女莅临本县,出任县令。未曾想大人如此年轻有为,下官有失远迎,望大人恕罪。”

言毕,他再次拱手施礼,眼角余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林珠手中的文书,一抹复杂的情绪在他眼中一闪而过。

林潇目光如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微妙的举动。她微微一笑,示意林珠将文书递予齐远,并谦逊地说道:“年轻有为实不敢当,小女子只是承蒙朝廷错爱,方有机会来此地为官。”

言罢,林潇心中也自感惊讶,惊觉自己言辞竟如此文雅。她暗想,这或许是受原主林潇的影响,其学识与气质已在无形中融入了自己的言行。

齐远接过文书,仔细审阅。确认无误后,他神情更加恭敬,双手奉还文书,随即率先跪拜在地:“下官参见县尊大人。”

见齐远县丞已然确认林潇身份,余下众人亦纷纷趋前,恭敬跪拜。林潇虽对众人的跪拜感到稍许不适,却也注意到他们先前眼中的不屑已消散无踪。

于是,她从容不迫地受了众人一礼,尔后轻盈上前,将齐远扶起,婉言道:“齐大人,无需拘礼。本县新至,余阳县诸事尚需齐大人及诸位同仁鼎力相助,在此先致以谢意。”

言罢,林潇举止优雅地抱拳,向在场诸位深施一礼。

众人慌忙摆手称不敢,随后在齐远的引领下,林潇款步踏入县衙朱漆大门。

穿行于宽敞肃穆的大堂,她的视线在精美的雕梁画栋间流转,最后停留在二堂的门扉之前。

前世的李清也游览过几个古县衙景点,如今才真切感受到这县衙的威严。

二堂内光线柔和,布置简洁而不失威严,这里是平日处理公务的重地。众人纷纷按序就座后,齐远便开始为林潇引荐在座的同仁。

他伸手指向一位比他年长、威严满满的老者,介绍道:“这位是我县的师爷田文远。田师爷虽已年逾花甲,但对县内大小事务皆如数家珍。”

田文远听到介绍,正想起身行礼,却被林潇轻声阻止:“田老先生,无需拘礼。日后我们将常相往来,繁文缛节能省则省。”

随后,齐远又指向门口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此乃我县捕头秦风。秦捕头出身本县,武艺精湛,一直在县衙尽忠职守。”

秦风屹立于堂前,身姿如苍松般挺拔,深蓝色的捕头衣袍更凸显出他的英挺之气。

他面容俊逸,剑眉下嵌着一双深邃而犀利的眼眸,高耸的鼻梁与紧闭的薄唇相映,彰显出一种坚不可摧的气质。

秦风向林潇郑重地行抱拳礼,而林潇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中闪烁的一丝桀骜不驯。

林潇的视线在秦风身上稍作停留,心中暗想:“这俊俏小生,虽有些姿色,却也不必如此傲慢,毕竟,我才是你的上官。”

想到此,她淡然一笑,微微点头,算作回礼。

随后,齐远继续为林潇引荐县中的文员与衙差,林潇与他们一一寒暄。

与众人见面之后,林潇在齐远的引领下,开始逐步熟悉县衙。

她先后巡视了签押房与案牍库,最后踱步至后院。

此刻,林珠已在仆人的帮助下,将行李妥善安置于后院的厢房内。见林潇走来,她静静地跟在其后。

齐远又详尽地介绍了县衙内宅的布局与日常所需,以确保林潇对新居有所认知。

言毕,他见诸事已妥,便恭敬地告退道:“县尊大人,此刻夜色渐浓,大人又经长途跋涉,想必已疲惫不堪。下官不敢再叨扰,待大人明后日安顿停当,下官定将衙署内情一一禀报。”

林潇确感倦意袭来,遂未再挽留齐远,送其离去。

尔后,她吩咐侍从备些简易膳食,以供她与林珠果腹后安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