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孙权大哭:公瑾,张辽那小儿欺我!(1 / 2)

合肥。

张辽又是一次领兵袭扰后,赫然发现孙权大军中,竟然树立起了周瑜的帅旗。

心中一惊之下,只想到是那个天下闻名的周公瑾,已经来到了江东大军之中。

周公瑾的名声在前,张辽再不敢行这种袭扰之事,飞速回城召集众将商议此事。

议事大厅中,张辽面沉如水,冷声道:

“这次麻烦大了,那周瑜竟然来了。”

“恐怕这次合肥,将面临真正的雷霆洗礼......”

哪怕作出了以八百猛士主动攻击十万大军的壮举,现在的张辽看到周瑜的帅旗之后,依旧是满面凝重之色。

薛悌、乐进两人闻言,皆是满面的诧异之色。

乐进忍不住道:

“文远,那周公瑾,当真如此可怖?”

“难道他一个人,便能顶数万雄师不成。”

这些时日里,江东十万大军不得寸进合肥,让乐进在佩服张辽勇武的同时,也不免对江东大军轻视了几分。

只觉得那江东虽甲士众多,但各个都是无胆鼠类。

李典深吸一口气,代替了张辽做答:

“之前江东十万大军无法跃过我们城头,皆因文远先前一战,已经打散了江东十万大军的气势。”

“又有我和文远的不断袭扰、叫阵,孙权的威望已经下降到了冰点。”

“但,周瑜来了就不同了......”

“不是说他周公瑾真的三头六臂,而是江东将士对孙权失望透顶,新来的统帅又是有赫赫名声之辈!”

“其当年同孙策,定鼎江东八十一县的英杰,一人镇压江东氏族不敢喘息。”

“这样的人来了,恐怕会让江东大军低迷下去的士气,重新复苏起来......”

薛悌、乐进两人闻言,这才想清这其中的道理,面上也同是现出了凝重之色。

张辽深吸一口气后,对众人道:

“我们这段时日,决不能再出城袭扰了,恐会中了那周公瑾的埋伏!”

“固守城池,以不变应万变,待我命人将周瑜来此的消息禀告丞相后,再做其他的决议吧。”

......

江东,周瑜派出了先遣部队去合肥后。

他自身也没闲下来,先是带兵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柴桑。

如今孙权在合肥城下受挫,这消息早已传递到了四方。

周瑜甚至江东这些门阀氏族的秉性,此际孙权威望大跌,他们必定会闻风而动。

果然,柴桑这边已经传出了众多氏族要罢黜孙权,立孙策之子为幼主的声音。

周瑜听到之后,杀气满身。

“公瑾,现在主公他......已经近乎四面楚歌了啊。”

驻扎柴桑的程普,满面忧色的对周瑜道。

程普和黄盖两人皆是三朝元老,这次并未跟随孙权十万大军攻伐合肥。

而是被留在了柴桑,以稳定江东内部的局面。

周瑜到来后,两人当即把现在严峻的形势,一丝不漏的都禀报给了周瑜。

黄盖也是感叹道:

“主公他......这次终究是太过心急了......”

“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却被张辽以八百死士击破了锐气......”

“主公若想重振声威,难如登天啊......”

说这话的时候,黄盖悄悄打量着周瑜面上的神色。

如今立孙策之子为幼主的声音,越来越大。

但说到底,也只是江东各处刮起的妖风,而眼前的大都督周瑜,才是能真正决定正统的那个人。

周瑜眸光幽邃一瞬,面色满是坚毅道:

“伯符之子,太过年幼,如何能当担大任?”

“昔年的泊符,也曾在袁绍麾下彷徨,荆州牧刘备,半年前更是四处流浪。甚至占据天下九州之地的曹操,也曾蓬头垢面四处躲藏!”

“欲成大事者,谁不是从失落之处爬出来的?”

周瑜凌厉的目光,扫视着黄盖和程普,一字一句道:

“此时的江东,只能仲谋为主!”

“若再有妄议换主者,杀!”

黄盖和程普同是感受到了周瑜无比简单的信念,两人皆是明其意。

程普正声道:

“公瑾,柴桑这边,你且放心。”

“有我们在,绝对出不了大的乱子。”

“但......合肥那边,才是问题根源所在......”

如今孙权四面楚歌的局面,皆是前线战事不利所致。

只要江东十万大军的困局不改变,那些门阀氏族的纷纷议论之声就算镇压下去了,早晚还得升起。

甚至,江东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