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切尽在军师掌握之中!(1 / 3)

襄阳。

徐庶出使汉中之后,荆州辎重调度的重担,一下子都压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糜竺、简雍等人为之辅佐。

在江东那边攻伐合肥的同时,荆州这边也在为进取宛城而全力运转起来。

不过相比江东那边的磕磕碰碰,荆州这边从战事一开始,就突出一个稳打稳扎。

宛城本就是荆州边陲,连通司州和豫州的门户所在。

整个刘备一系的文臣武将,皆认为曹操绝对不会轻易舍去这等重要的城池。

或许攻伐宛城容易,但之后能不能稳妥的占住,能不能应付曹操源源不断的收复大军,这都是一个长期的考验。

索幸四路大军进发宛城,整个补给路线都可以从荆州腹地走路运。

无论是更换的兵甲,还是充饥的粮草,运送起来都极为方便。

远不像江东那般,想补给前线必须走路程狭长的水运。稍有不慎的话,就会陷入被自己十万大军辎重累死到疲乏的尴尬境地。

诸葛亮陷入了百忙之中,刘备这个主公除了振奋一番麾下众臣的气势外,也没别的作用。

但这到底是刘备冲出荆州的一战,刘皇叔本人对于整个战局的结果,还是无比忐忑的。

寻到时间就往军师府里跑,试图借助卧龙军师身上的从容,以安稳自己对战局的担忧。

军师府中。

刘备和诸葛志落座于凉亭之中,二人面前皆有一杯清茶,刘备眉头紧锁,远远看去便知此刻思绪极重。

而诸葛志那已经不能说是从容淡定,完全就像事外之人一般,半点也没将战事可能的结果放在心上。

实际上,对于宛城和合肥这两战,诸葛志还真没有太多要去思考的地方。

这两战的结果,都在史书上好好的记载着。

而且曹操的应对方式,与历史上的也相差不远,就算各方的情况,因他的缘故依旧有不小的改变。

但这两战的大致走向,也应当还是在预料之中的。

刘备思绪许久,端起了面前的茶杯猛喝了一口。

终究是按捺不住心里忐忑,对诸葛志询问道:

“军师......如你所说,那孙权会在合肥城下受挫......”

“要是他那十万大军又全都退回江东了,那曹贼岂不是可以集中兵力对付我们了吗......”

“若战局真到了这种情况的话,那宛城之役......恐会徒增变故啊。”

不怪刘备会如此担心,之前同意与江东联盟,刘备和其麾下众臣,便是打着让江东大军牵扯一部分曹军兵力的主意。

可现在,那孙权偏偏还要玩什么亲征。

若真如军师所料那般,孙权在合肥城下受挫,还真有可能会因辎重补给等问题,直接就撤兵回江东啊!

现在可不是看江东孙权笑话的时候,孙权若是真的撤兵了,可是会实打实的影响他们这边的布置!

一旦曹操解决掉马超,全力应付他们荆州,他们能如何去抵抗啊......

诸葛志闻言,面上依旧是一副从容之色。

关于这一点,在得知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攻伐合肥时,他便已经考虑过了。

史书上,确实记载孙权士气受挫后,又因十万大军粮草补给困难等问题,迫不得已选择了退兵。

气势汹汹而来,灰头土脸而回。

“孙十万”的雅号,直接便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那是上一世的轨迹!

这个东汉乱世,因他的缘故,到底是有所变化的......

诸葛志嘴角带笑,又将刘备面前的杯盏添满后,开口道:

“孙权嫉妒贤能,被大都督节制兵权,若还在只有七千守卒的合肥城下,兵败而回的话。”

“你想想......那孙权之后的结果,将是如何?”

刘备被诸葛志这么一问,眉头紧皱成沟壑。

双手下意识摩挲着面前的杯盏,脑中尽是思索军师方才所言的话语。

孙权的江东基业,本就是从其父、兄手上继承而来的。得位不稳,哪怕未出战合肥之时,江东境内各氏族都对其颇有微词......

这次要是带十万兵马出征,灰头土脸而回的话......

刘备深邃的目光,转瞬间便回复清明。

快速出声道:

“此战本该是由周瑜为帅,可孙权为了建立威信,强行支走周瑜,统帅十万大军。”

“若其在一座小小的合肥面前,就损兵折将的话......其威望必定受重创!”

“江东那些反对他的声音,势必更加洪亮!”

“孙权的主公之位,危......”

将这番话脱口而出后,刘备面上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