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山中义匪(2 / 2)

砍不平 花山叶香 1102 字 1个月前

此之外还有地区称土匪为“响马”“胡子”等。

随着时代的演变,土匪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大抵分为积匪、侠匪、外来匪,政治匪、兵匪、农匪、海匪、湖匪、农匪等。

在某种意义上土匪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

土匪之于正统思想,一直被视为乌合之众。事实则不然,他们有自己强大的武装力量,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

每个小匪在入伙之时都会带上自己的“局底”,从重要信息至枪炮、肉票不等。每一股土匪在成立之时都会占山报号。

土匪的名号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类:以某种动物为名,如座山雕、花蝴蝶;以自己的外貌特征为名,如老洋人、独眼龙;以自身特长为名,如马快腿、双枪驼龙。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有自己特殊的言语表达,甚至于还创造出了一套完备的礼仪习俗,如婚丧、入局、退伙等,每个步骤都在匪界有固定的被匪众普遍认可和遵守的“绿林规范”。

再者,土匪内部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和严厉的奖惩制度。

土匪的内部成员等级划分主要有“大当家”(大当家、大哥)、“里四梁”“外四梁”“崽子”四类;绝大多数土匪的都要求遵守“四盟约、八赏规、八斩条、十不抢”。这种独属于匪界的“金科玉律”一直在历代土匪中不断被发展、革新、继承。

土匪虽然与正统思想、与道德规范、与法规吏律相违背,他们绑票、砸窑、抢劫、贩毒、敲诈勒索,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除暴安良,劫富济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