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躺着挣钱的航天三菱,还能继续过好(2 / 3)

定不会去抠细节的。

锁定了合作的意向就可以了。

甚至为了抢占南山发动机工厂的产能,王英希望在最近两天就先签订意向书。

晚点再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

对此,曹阳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甚至他还有意无意的把这个合作消息给透露了出去。

很快的,奇瑞、吉利等车企,立马也开始有动作了。

“李总,南山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几天在业内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据说比亚迪和长城汽车都会使用这款发动机。”

“虽然还不确定这款发动机的质量如何,但是我觉得可以考虑找一款车型搭载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高松林作为吉利研究院院长,自然是非常关注业界动态的。

“我们现在用的南山6at,质量一直都挺稳定的吧?”

对于高松林的话,李苏自然也是认可的。

到时候业内一堆厂家都使用南山的发动机,各种性能比自家的要好的话,那么今后吉利的汽车还怎么卖吗?

靠自己研发的发动机,短时间内根本是没有竞争力的。

“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甚至比我们之前使用的爱信的变速箱,都还要好上几分。”

“听说南山的发动机跟他们自己的变速箱做了专门的匹配,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发动机的动力和变速箱的性能,从而实现更低的油耗和驾驶体验。”

“那种换挡的顿挫感,几乎感受不到。”

“虽然这话估计有水分,但是理论上也是成立的。”

很显然,高松林是倾向于跟南山合作的。

“既然如此,那你跟采购部一起过去一趟,看看能不能谈拢。”

“只要价格不是太过于昂贵,就先小批量的用一用,看看市场反馈。”

吉利自己的发动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大部分都是外购的发动机。

既然如此,找谁买都是买,有了新选择,肯定是要考虑的。

吉利会这样考虑问题,其他的主机厂自然也是差不多的。

很快的,南山发动机就多了几家意向客户。

而这个时候,航天三菱终于感受到不对劲了。

“米川部长,你不是说南山的发动机不足为据,根本就没有市场吗?”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客户开始削减订单了?”

陆斌作为航天三菱销售部副部长,此时的脸色非常难看。

南山科技日的时候推出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个消息他是听说了的。

甚至在华夏台第二天的午间新闻里头看到了,但是他也没有特别在意。

毕竟国内发动机行业是什么样子,他算是比较清楚的。

微型车的发动机,普遍是从东安动力购买。

而中型车的发动机,基本上都是从航天三菱购买。

其他合资企业,基本上都是各家自己的发动机工厂生产。

南山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显然是不适合微型车上使用的,他们算是航天三菱的直接竞争对手。

“陆桑,我觉得他们完全就是被南山的纸面数据给欺骗了。”

“他们的数据如果都是在量产的时候可以达到的话,那么别说是华夏领先,就是放在国际上,都可以算是非常优秀的发动机了。”

“这有可能吗?”

米川太郎虽然心中有点慌,但是表现出来的样子却是不慌不忙。

一家华夏本地企业,做其他零部件也许做的不错。

但是做发动机是不可能做的好的。

这里面涉及的门道太多了。

三菱汽车在整车上面的产品,华夏百姓可能有印象的不是很多。

但是三菱汽车每年从华夏挣到的钱,其实不比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少。

人家依靠售卖发动机,做tob的客户生意,每年挣钱挣的更加轻松。

“半个月前你说这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人家的发动机已经获得了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等好几家本地企业的订单了,这个时候再说这些,就要打个问号了。”

“那些企业也不是傻子,如果南山的发动机完成靠不住,他们是不可能使用的。”

陆斌显然是不认可米川太郎说的话。

“你放心,公司已经准备明年开始引进三菱汽车新一代的发动机平台。”

“在这款发动机上面,我们增加了可变气门和可变气门升程控制技术,到时候不管是油耗还是动力方面,都会比现在更加优秀。”

米川这么一说,陆斌终于稍微松了一口气。

不过很快的,他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