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找上门了(1 / 2)

王丽媛看了看李玉龙,叹道:“晓萱,不能这么说,那些没有上大学的人,不是有很多都闯出了一番事业吗?即使做工务农,也是挺好的,不会有令人厌恶的内卷,生活也挺安逸的,这就够了。”

她要是能和玉龙哥哥结为夫妻,要的是和和美美,即使生活平淡,也心满意足了。

李玉龙很赞同:“丽媛说的对,不管做什么,一个人能快乐地生活,就是幸福的人生。”

周晓萱叹了口气:“你们俩真是让我无语了,事情没有你们想的这么简单,且不说工作的性质,生活质量也是有差别的。我还是要劝你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大学。”

李玉龙叹了口气,晓萱妹妹说的有一定道理,每个人的家庭条件、工作能力、生活水平……都是不同的。工人和农民想进入白领阶层,几乎不可能。

这就是现实,必须面对。

他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那不是过高地要求,能让母亲和未来的小家庭吃好穿暖,有个平静安逸的生活就满足了。

……

三兄妹在饭店里吃过午饭,李玉龙告辞回家。他本想去长途客运站,被周晓萱拦住,要开车送回柳树庄。

晓萱自有想法,是她把玉龙哥哥请来的,让大恩人独自赶回去,还要花钱坐那么长时间,于情于理都不周。

在强者面前,李玉龙这条胳膊拗不过周晓萱那条大腿,只能听命。

他们刚出饭店,就被人拦住,要请李玉龙去治病,并答应给予重谢。

玉龙暗自哀叹,可怕的事情说来就来了,这可怎么办呀?

李玉龙很担忧,这种神奇的医术要是传扬开来,想躲都躲不了,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更不要说回读了。

他已身不由己,在病人家属哀求下,不得不去看一看。他想好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暴露自己能治疗伤病,必须让人们断了念头。

否则,医院里的患者都会来找他医治,还回不回家啦?

此事要是轰动了省城,传到了外地,他就会身不由己被人摆布,这辈子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也没有时间和母亲团聚了。

更可悲的是,五年后他回到后世,前世的自己就尴尬了,人们会怎么看他呀?

或许,人们会认为他不想给人治病,会心生不满,会很气愤,甚至引发更可怕的事情。

王丽媛很紧张,在为玉龙哥哥担心,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哥哥拒绝他们。

周晓萱倒是不介意,悄悄地告诉丽媛,今天的玉龙哥哥已时过境迁了,就是一个普通人。哥哥昨天才有治疗伤病的功法,已经过了一夜,去了也毫无用处。

王丽媛放心了,和周晓萱一起陪同李玉龙来到医院,听由哥哥去走过场。

在医护人员陪伴下,李玉龙不得不为几个病人医治。这几位患者都是慢性病,急性发作才住了院,现在已有所缓解。

李玉龙依旧把戴着玉石扳指的手在几位病人身上游动,一番治疗后却不见效。

医护人员很是不解,伤重将亡的周庆丰都救活了,这几个病人怎么就不行呀?

病人家属很失望,这个年轻人的医术哪是说的那么神乎其神,还是没有本事呀。他们不再寄希望于李玉龙,还要靠医生按部就班地治疗。

李玉龙尽管戴着玉石扳指,可不是那枚刻着符篆的扳指,自然没有效果。就这样,他打消了人们的期待和渴望,不再被纠缠。

王丽媛很想一起送玉龙哥哥回柳树庄,又怕母亲对她不辞而逃生气,只好和哥哥恋恋不舍地分了手。

路上,周晓萱想到父亲能“死而复生”,感慨不已。

老人家能活下来,完全是玉龙哥哥的功劳。

要是哥哥没有去救治父亲,就是生离死别的惨景,不会再有周家的今天和未来。对周家的这位大恩人,她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她希望能陪伴在玉龙哥哥身边,也一直在为此努力,却不知能否如愿。

她对李玉龙的感激之情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被哥哥婉拒。

周晓萱想到昨天的一件事情,既后怕又感慨。她多亏想起了玉龙哥哥,否则父亲真是活不成了,全家人都会深陷于悲痛中。

周晓萱一声感叹,告诉李玉龙,父亲能活下来,和自己的英明决断也是分不开的。

……

昨天,周晓天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父亲伤重将亡,万分悲痛。他立即请假,并接晓萱妹妹赶回省城。

周晓萱听到噩耗,如惊雷炸响,悲痛欲绝,泪流不止。

轿车在公路上飞驰,在悲痛绝望中,晓萱想到将亡的父亲,心里一动,玉龙哥哥能不能救父亲一命呀?

哥哥有一种神奇的功法,能治疗伤病,而且把她和丽媛的断腿在几分钟内就治愈了,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现在,已经没有人能挽救父亲的生命,何不让玉龙哥哥试一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