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2 / 4)

:“不是不想多去,只是……不敢多去。”

“月神大人善良,总想着帮着进香之人实现心中夙愿。只是,凡间境况我不知,可月华城千百年传下来的组训,一直说的是,‘凡皆所愿,皆有代价’。”

“所以我,不敢贪心。”

“尤其是,在觉得自己……过得幸福、别无所求之时,更不敢,轻易许愿。”

“怕万一不小心要了什么不该要的,一切,就都变了。”

燕止犹记慕广寒说这话时,移开了眼睛,脸颊微微一抹红晕。

阿寒从不擅长甜言蜜语。

每一次都是喝多了,或者神志不清的时候,才会一遍一遍认认真真地说着“喜欢”。而那次,似乎他们成婚以后,他第一次在清醒时承认说他过得幸福。

对此,燕止暗暗得意了数日。

可是,这两日……阿寒却又不知,在偷偷胡思乱想些什么了。

城楼火把明焰,明暗照映在燕止俊美的脸上,让他凤目里眸光明灭不定。

他回想这几l日慕广寒的反常。以及白日军事会上,他正襟

危坐、一派严肃,而中午宴席去又强颜欢笑,与洛州侯打打闹闹的模样。他总是那么认真,那么努力地……装作一切正常。

只不过,这又怎么能瞒得过燕王的眼睛?

有人口口声声,说着幸福、别无所求、不敢许愿。

却又藏着心事,不肯跟他说。

最后偷偷跑去庙里。

“……”可明明前些日子,阿寒已对他彻底敞开心扉、事事坦诚相待。就连献祭、生死之事,也统统和盘托出。又怎么会还有事情瞒着他?

若是小事,阿寒没道理不说。

可这世上,又能有什么比献祭与生死还要难以启齿的心思,需要藏得如此隐秘?

……

当晚半夜,府邸灯火摇曳,淅淅沥沥小雨不停。

慕广寒同燕王并肩而坐,借着烛火,默契对了一下白日里各自视察军营的结果。镇守四大祭塔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各路大军也已整装待发,只待粮草补给到齐,就可陆续集结开拔。

细雨如织,敲打窗棂发出清脆声响。

两人在烛火下你一笔我一笔地筹划商议着发兵日期,浑然不觉时间流逝。久了,淡淡月神庙线香的气味从某人袖中弥漫开来,慕广寒微微一僵。

燕王则不动声色,暗暗捕捉到了他一瞬藏掩的心虚,装作不经意问:“你去神庙了?”

慕广寒“嗯”了一声,未过多解释。

“许了什么愿?”

“……自是希望,咱们这次出征能所战全胜、大伙都平安凯旋。”

有人长本事了。

如今对着他,也能面不改色撒谎。

若非他这几l日一直留心细细观察,只这一两句,他都未必能看出破绽。

燕止乱七八糟的长发下,眼里微微眯起一丝犀利,唇角倒是弧度不改:“阿寒放心。西凉、南越将士皆千锤百炼,又有你我在,区区姜郁时不足为惧,定能胜利归来。”

“嗯。”

他还敢嗯!

之后,夜色如墨。

温暖的大床上,怀中的人倒是很快睡着了。

燕止结实而匀称的手臂自身后环绕住这不老实的人,心里默默好气又好笑。无奈垂眸捉着某人的腰,将他的颈子紧紧贴过来,炙热交颈,感受着那一下下温暖的脉动。

无话可说。

他跟着阿寒这些年,实在体验了太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心动,第一次亲吻,第一次挫败,第一次牵肠挂肚。

今日倒也终于人生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同床异梦,各怀鬼胎”!!!

……也罢。

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

他等得起。

也想得开。

总有他愿意亲口告诉他一切的一天。

抱着怀中人,燕止的思绪飘远,回想起之前多年的南征北战。

那几l年,他像野生动物一样茹毛饮血、杀戮求存。脑中所思不

多,却也不知不觉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生如逆旅,本就应该重重关隘,永无停歇。

并没有“一劳永逸”,也没有“从此安心”。

而是注定了解决一个难题之后又面临新的难题,击退一个敌人之后又面对新的敌人。哪怕终有一日打下江山、登临九五,也依旧要面对“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继续制衡朝臣、泽陂万民,开疆拓土、攘外安内。

没有容易。

都要披荆斩棘、千刀万剐。这就是人生。

征战尚且如此,而想要彻底征服敌人的心,还是他永远无法打败之人……自然更难,没什么不正常。

燕止这么想着,倒也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