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望川(1 / 1)

安主任平时只上三天班,而且接诊也不是很积极,非常佛系。所以安主任不在的时候,徐朗便帮其他大夫干活学习。

慢慢的他发现,科里大夫似乎都有兼职,比如在外面的门诊坐诊接患者。听康达说,其实,这里的大夫在外面兼职很正常,俗称“跑点儿”。每个人有好几个点儿,哪个点儿有患者,就去看,然后跟门诊老板按一定比例分成。康达说他的门诊就跟杭州当地一些公立医院的大夫合作,得到的费用按五五分成。

说着说着,康达突然神秘起来,问徐朗“你猜猜哪个大夫在外面最有能耐?”徐朗说不知道。“就是安主任啊”康达兴奋的说。

原来安主任很多年前便在外面开设了自己的诊所,由于有公立医院医生的身份,所以挂名为顾问,实则为实际控制人。

目前已经发展为大型口腔连锁机构,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核心医疗团队基本都是安主任自己的博士生或者硕士生。而且已经从刚开始的只做矫正,发展为口腔全科,甚至还涉及到了医疗美容行业。康达羡慕的说,安主任就是他们民营口腔界心里的神。

徐朗被惊呆了,带教自己的老师,看着平平无奇,原来是这么的牛掰,这也解释了安主任平时为什么在医院里那么佛系,其实人家精力都在外面啊!

不对啊,既然安主任在外面那么成功,为什么还要守着医院这一亩三分地呢?徐朗不解的问康达。康达解释说,像安主任这种咖位的专家,都有学术任职,而且每年都要招收研究生,一旦脱离医院,不论任职,还是招生资格,都会减少甚至被剥夺。所以说挣钱在外面,名号还得靠医院。

原来如此啊,这趟上海之行真是刷新了徐朗的认知,他突然认识到,名利名利,自古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啊!

至此,徐朗也释然了,自己一个小小进修生,人家安主任为什么要教你核心技术呢?即使是嫡系弟子,想要学到真经,可能也要付出好多吧!

同样是牙医,竟然有这么多不同的工作场景,生活方式。在徐朗的世界里,所有牙医都跟他一样,终生依附于医院,走不出舒适圈。来到了上海,他发现,还有像康达这样,虽然非科班没学历,但是靠一路奋进,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甚至有自己的诊所。更多的则是像其他一些在职大夫,四处兼职,也能获得不少收益。天花板级的就是安主任了,把职业变成了宏大的事业,有自己的产业,又有名望。

徐朗再一次被深深的触动了,自己难道要继续终生依附于医院吗?到底什么生活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自己有能力达到的,自己真的喜欢目前的工作状态吗?

想要改变的想法,第一次郑重的埋在了徐朗的心底,他在思考着,究竟该怎样度过这一生,是波澜不惊按部就班,还是轰轰烈烈,响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