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章 作死(2 / 3)

狼烟晚明 解衣唱大风 2090 字 1个月前

就完了?

当然不可能!

惹出这么大乱子,怎么能这样就算完了?要吸取教训,严格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解决问题要抓核心,这些事的核心就在于……

奢崇明身上!

被杀了几个人、被抢走点东西就敢上告朝廷命官?还他妈告了两次?分明是心怀怨望啊——这毛病可不能惯着!否则以后动不动就来一出越级尚访(错别字),我们大明官员还怎么能安安心心地两袖清风造福百姓?启禀圣上,这地方,“夷性犬羊,桀黠不逊,侵克无常”,臣以为还是早点实

行改土归流的好!

奢崇明当然知道地方官们在不停地使坏,但他还是忍着。永宁监生陆登瀛(注意,只是个监生哈)找他勒索谢礼,钱不多,他给了、参将周敦吉被罚后对他当面破口大骂,他忍了……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地方文武眼里已经成为一个不除不快的榆木疙瘩绊脚石。

赤水卫的军官为了扩大自己的军屯(也就是私田),抢夺土人的土地,官司打到贵州巡抚张鹤鸣那里,张巡抚给朝廷的报告是:奢家早有反意,跟官军争田是有意抗旨、谋逆!要密切防范。

大明果然是大明,完全不长记性——播州之乱的源起,不就是万历逼杨应龙出兵去抗倭援朝么?现下辽东那里后金闹腾的太凶,嗯,这回该叫奢崇明出兵了!

没事一定要找事、挑起小事千方百计得变大事,大事则要进一步催化成灾难……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把事情推到完全不可收拾的绝境就不是大明!

奢崇明不是杨应龙,他还真服从命令,亲自带了两万人上路了。

奢家出人命替你打仗,万里远征,全靠两条腿从贵州走着去东北,沿途朝廷怎么也得给预备点吃的吧?对不起,没有!好吧,没有也行,发点军饷安家费咱们自己买窝头凑合呗?朝廷说这个没问题。嗯,奢崇明选择了相信朝廷。说好了到重庆朝廷就给军饷,每人二十两合计四十万两,朝廷后来说按

十七两给,奢崇明也答应了。

你还别说,朝廷真给了。嗯,给了十分之一,四万两,就这些了,爱要不要!奢崇明抱怨了几句,最后也还是收下了——但此举又惹怒了一位大人:巡抚徐可求。

哟呵,这四万两你他妈还真都收下了?你这个蛮子是真不懂规矩哈。也罢,本官来教育教育你!徐可求指着奢崇明的鼻子:“两万人全是老弱,你这蛮狗什么态度?分明是应付朝廷!全给老子滚回去,换一批精壮的来!等等,为了避免你转一圈再原班人马领回来糊弄本官,也为了在辽东战场识别敌我,你的兵要全部刺面,脸上都给老子黥了印记再走!本官严正警告你:叫你回去换人是本官慧眼如炬识破了你欺瞒朝廷的伎俩、若是因此耽误了时间误了军机,一切责任都由你承担,小心你的狗头!滚!”

一直弓着身的奢崇明闻言缓缓挺直了腰杆,擦了擦脸上的吐沫星子,冲徐可求笑了:“全部黥面?我们出人命替你打仗,无粮无饷却要被当作犯了罪的人一样脸上刺记号?老弱?好,叫你看看我的这些老弱的能耐吧。儿郎们,把渝城给我拿下!”

奢崇明的女婿樊龙一声大吼:“刺面?俺先给你这老狗刺一下!”一槊捅进徐可求腰际,把人挑起来在空中抡了个大大的圆弧,啪的一声砸在地上!早已忍无可忍的土兵们一拥而上,徐可求和二十

余名汉官转眼间被乱刀剁成一块块碎肉,刚才还不可一世的明军见土兵真动了手瞬间崩溃,丢盔弃刃哭号着四散奔逃……一个时辰不到,偌大的重庆城陷于奢崇明统带的这帮“老弱蛮夷”之手!

奢安之乱正式爆发。

出乎大明官员们意料之外的,贵州的安氏竟跟奢崇明联手一起反了!在他们的判断里,以前播州杨应龙作乱时,安氏曾坚定地站在了朝廷一方——要知道,安杨两家可是姻亲关系啊!奢崇明和安家一直为了地盘打来打去的,算仇人呢,正好鼓动安家去跟奢家死磕拼个两败俱伤,怎么可能联手造反?

可惜这帮汉官老爷们都是选择性记忆——他们此刻只记起了播州之乱时安家帮大明平叛,却忘记平了叛以后,自己是如何回报他们的。

土官被勒索、土民被欺凌等常规节目安家当然一样也没落下,这个不消说。协助朝廷平播州杨乱前,朝廷答应会划拨几块杨应龙的土地作为赏赐,平乱以后,一只又一只大人一头拱出来痛心疾首地喊,如果给了他们土地以后便是尾大不掉!还好,杨乱的伤口还没结疤,总算有几个明白人问了一嘴:安家如果因此也反了,你们几位谁去平乱?这些只大人们于是一缩头又装听不见了……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朝廷许了,地方上又扯皮了好久才兑现了一部分。幸好,安家心里怎么想的不知道

,嘴上倒也没说什么。

为了控制安家,明廷在贵州广置卫所,二十多个实土卫所在安家周围环伺虎视眈眈。比较过分的是,除了随时被完全不讲理的各等文武打秋风,这些卫所的军屯也逐渐变成大小军头的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