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章 阳平关(2 / 3)

狼烟晚明 解衣唱大风 2111 字 1个月前

一直干耗在那里白白地吃粮发银!方戈太了解文官们的做派了。

如何快些把他们引出来呢?

不仅了解文官的行事风格,方戈也很熟悉将领们的心思:能不打当然绝不会冒险,可如果眼前有个大便宜……那自然谁也不会放过!因为自己就是武官,设身处地地想,换做自己,差不

多也会如此。因此,方戈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不过,思来想去还是有些冒险,一直犹豫不定。

促使方戈下定决心的,是张虎派出的信使。保宁丢了,大帅正向这里逃命,再有个两三天就该到了。后面是孙杰的大部队,最多也就是迟上一两日。那时腹背受敌,插翅难飞,只能兵行险着了!是生是死,全看老天爷的意思罢。

卢光宇大将军在阳平关已经待了五天了。高高的关墙给兄弟们平添了许多信心,战兵们不怎么跑了,现在卢将军操心的是如何看住那些该死的乡巴佬民伕,直到杀了几个倒霉鬼把脑袋挂在那一片窝棚四周,逃亡的现象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卢将军牢牢记着修大人的三条锦囊妙计。说书先生讲过,那么厉害的常胜将军赵子龙,紧急时刻还不得靠诸葛先生给的三条锦囊妙计扭转局面?卢将军一直在琢磨,赵子龙真是好耐性,换做自己,怕不是一出诸葛先生的军帐就把锦囊全打开,让师爷一股脑都念给本将军听个究竟!还是修大人好,一口气全讲明白了,省得把自己活活憋死!嗯,第一条占了关就是“敌不可胜”咱做到了、第二条么,本来咱是陕省的中护卫的指挥使,就算有些名声也不太可能传到川省,贼人应该会轻视吧?得想办法让他们更骄傲!书上说了,骄兵必败,只要贼人骄傲了就一定会被打败!书

上说的,能有错么?可这第三条就有点难办了:贼人要怎样才算露出破绽呢?

昨天修大人派来信使催自己进兵,说圣天子在等着看捷报,朝里的大人们有不少议论,说什么行军太慢啦、纵兵扰民啦,哼,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过陕省三司很买老大人的面子,偷偷告诉修大人,说巡按大人要给圣上打小报告说咱“顿兵不进,靡费银粮”!可老大人也真是的,你明明说过要等贼人露出破绽,现在连个贼毛都没看到,哪里有什么破绽?派人回去问吧……好吧,卢将军还不至于傻到自己主动去找骂。正在搓着手为难,听到外面一阵喧哗:贼人来攻了!

尽管心里有些怕,披挂整齐的卢将军还是强自镇定地来到关下。听到关上和关外的呐喊,卢将军突然感到一阵尿急,对着墙根站了好一会儿也没挤出几滴,怪了。嘴里干得紧,一点吐沫都没有,亲兵递来水葫芦,咕咚咕咚,卢将军一口气喝空了一大半。咦,今天上墙的马道显得格外有些陡,卢将军走得有点打颤。不过偷眼看看旁人,大家都这样,没人注意到自己,卢将军放了心,终于登上了关楼。

哈哈,贼人只有千把人,只抬着几架云梯,其他人都举着大盾,走得慢慢腾腾畏手畏脚的样子!简直是老天保佑给本将军送来一场大功!给我射箭,打!往死里打!丢石头,砸,砸死这帮

龟儿子!还没入川,卢将军便已经学会了著名的川骂。

关墙上的兵士们也都从最初的惊骇中清醒过来,纷纷向关下的贼人射击、投石。尽管距离还很远,弓箭能够到,石头根本砸不着人,但有气势啊!脑门上见了汗,大家逐渐亢奋起来,恐惧被暂时忘在一边。

“砰!”一声震耳欲聋的爆响,不远处的关墙上腾起一阵白烟——宁夏中护卫有二十几杆火铳,卢将军都带上了。

“砰、砰!”一团又一团的白烟腾起,火铳兵们都开了火,墙上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别管打不打得到贼,这么大的动静,让兄弟们的士气空前高涨起来。

“贼人败啦!”

蓦地有人指着下面喊叫起来。

“贼人败啦!”

“贼人逃啦!”

“别跑,看爷爷逮到剥你娃皮!”

墙上的兵士们亢奋地喊着。

讨厌的白烟让卢将军看不甚真切,不过听到兄弟们兴高采烈的欢呼声,卢将军也能知道个大概。快步跑到没有火铳兵的垛口向外张望,只见地上躺了十几个贼人,其他贼人则相互搀扶着向远处退去,跑出弓箭射程外便有不少贼人弃了大盾,地上扔了许多刀枪旗帜,还有的贼人边跑边解甲……

啊?

这便胜了么?会不会是贼人使诈?追,还是不追?这若便是老大人说的“易胜之势”呢?就这样错过,不得被修大人骂死?那个……都指挥使的头衔可就丢了啊!

谨慎的卢

将军准备试探一下:“什字堡营、一条城的,出关追击!安宁堡、野狐堡的随本将守关!”

沿着边墙(长城)由东向西,一条城堡、什字堡、安宁堡、苦水湾驿、野狐城堡、红城子堡都归宁夏中护卫管辖,卢将军带了四个营下来。此刻聪明的卢将军决定派出一半兵力追击,另一半留在关上应变。

军令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