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 55 章 天下英才入吾彀中矣(2 / 3)

但是绝对不会改变世家门阀把持一切的机会。

四百年,时间很长,大汉江山传至今日时至今日也方才四百年。

但是相比较那一千七百年的后世来说,四百年的时间显然还不够长。

“他们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让寒士重入朝堂,压制阀门士族。”法正道,“说不得是重回监察制?一点点来,总归是能够再拉回来些的。”

“孝直说得有理,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那东西说了九品中正制四百年,却未说察举制多少年。

“那些门阀士族,如果有一位文武兼备有魄力也受得住皇位的帝王,也未必多难打压。”法正道。

话音落下,诸葛亮当即轻咳一声,倒也不必这么直白,益州虽然没有什么权势滔天的,但是大小世族还是有的。

对此,法正倒是不在意,说就说了,谁敢和他对着干?

更别提,这个位置,那边也听不着。

甚至法正劝道,“孔明,你也不必如此,放松点,别那么紧绷着,想说什么说什么,那些就别顾虑了。”

诸葛亮对于法正这种不在乎的态度,到底还是叹了口气,对于他来说,就算是他们的话不会外传,这种事……还是别说出口了。

说不定要徒增些事端。

倒不是怕事,而是更多想要减少些不必要的事情。

不过看看到底有些洒脱的法正,诸葛亮还是感慨道,“孝直,性情中人也,我不如你。”

“可别。”法正直接抬手道,“孔明,自谦的话你还是少说吧。”

“眼下人少,要是人多之地,你同我一般睚眦必报,大概也没有那么流传千古,香火不灭的待遇了。”法正道。

“孝直”

法正也不想听,直接打断道,“我知不好,但是我也不想改。”

“不是,我是说,不必如此自污。”诸葛亮道,“一餐之德仍报,恩怨分明也未尝不好。”

“对,一方豪侠就这样,不瞒你说,我以前有这么想过,但是没机会,好在和孟子度一起来益州,倒是经历了不少事。”

闻言,刘备也开了口,“关于孝直当年的经历,我也略有耳闻,听说还用的一手好剑术。”

“是啊,可惜多年不怎么练了,不过好在还有些底子在。”法正道。

刘备提议道,“我这些日子,到底过于忙碌,也有一段时间没动宝剑了,练练也是免得疏于武艺,等到那纸张和印刷术也有了眉目后,孝直,要不找时间一同练练?”

此话一出,法正也立马道,“主公既邀,正定不负此约!”

谁不知道主公的武艺也不弱?

带兵这么多年,身先士卒的更不在少数,有主公当陪练,说不得还能更胜一筹呢。

而作为听着这两人恨不得都要觉得纸张和印刷术马上就出来的样子,诸葛亮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主公,孝直,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虽然那个方镜,的确开口,亦是有画面为作,但是这种东西还是需要多次尝试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哦,看我,我都忘了!”法正猛地一拍头,“幸亏孔明提醒我,主公,这件事大概要往后再拖上一拖了。”

诸葛亮刚想点头,就听见法正继续道,“孔明尊夫人素有大才,尤其是对于这等研究之事,我听我夫人偶然说过。”

“???”

“千载后日后男女皆可同堂,共学圣贤书,所以……”

“孝直,何意?”诸葛亮不等了直截了当道。

“本来就是你为主,尊夫人为辅,等到稍微定下来些,尊夫人多管些应该也是可以的,这样你就能多抽出来些时间做其他事了。”法正道。

闻言,诸葛亮明白了,“不必如此,我自有打算。”

“什么打算?”他原本明白,但是现在他感觉不是很明白了。

“主公。”

“嗯?”

“您已经打下汉中了。”

话音落下,刘备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事。

“不着急,先把眼前的事情先做了,还是这件事比较重要,孔明你专心去做就好。”刘备道。

如今汉中几乎没费什么兵马拿下,有汉中为基,整个荆州益州都在手中,的确足够了,不过眼下相比较称王,方镜一事显然更重要,倒是也不急于一时,过些日子也一样。

方镜中的孔明日后那般疲惫甚至到达那种地步,他也不希望现在也那般。

更别提还有孔明家的小子了。

就用岁数大致算算……

那也实在是老来得子了,就差跟他差不多了,甚至比他还晚一点。

以前是没机会,如今也算是机会当前,算是稍微休息休息,再加上这件事利在千秋,日后名声也绝对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