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最“好”的时代(2 / 2)

二凤时代从贞观十四年灭高昌起至二十二年龟兹于阗疏勒焉耆臣服,艰难经营八年终成安西四镇。

但高宗时期花钱稍微超支了点,于是李治就打上了开源节流的主意,裁撤安西四镇。

高宗时期安西四镇经历了两罢两立,基本可以说形同虚设。

等到了武周时期老太太难得支棱一次,复设安西四镇,并调拨三万唐军常驻,就此安西四镇遂安。

安定的安西四镇直接打击了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吐蕃大怒联合西突厥攻武周,但吐蕃仆从部室韦反,联合武周的王孝杰和李多祚大胜吐蕃突厥联军,并成功将吐蕃暂时驱逐出西域。

这个功绩直接让老太太兴奋的飘了起来:太宗面对西突厥需要小心翼翼周旋,高宗时吐蕃更是头等的心腹大患,如今两方联军竟被自己打败?

夸功,必须狠狠的夸功!

这次出面的是武则天另一个侄子武三思,秉承着武周时期请命必须人多的道理,拉上了四夷酋长一起请老太太立天枢柱。

目的也很简单:铭纪功德,黜唐颂周,以此定天下中枢。

老太太大悦,允了,不仅同意铸天枢还特意要求,不要石不要铁,铸就要用铜的!

黄铜在古代毫无疑问的硬通货,这个即兴发挥让武三思等人傻了眼,但没办法,凑吧。

诸胡一起倾家荡产凑了百万亿出来但还是不够,最终还是武则天下令让民间可以用铜抵赋税才终于凑齐。

最终这个封建时代的奇观由波斯国酋长当包工头,大唐官员联合四夷学者共同设计,最终方才落成这个“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征天下铜五十万余斤,铁三百三十余万,钱二万七千贯”

靠着这些资费,最终在定鼎门内落成了这座高九十尺,径一丈二尺,重四百万斤的天枢柱。

愈是看着后世光幕中那美轮美奂的建筑,李世民就愈发感觉心在滴血:

“都是…朕的钱!”

晚点没有了。

前天起就开始咳嗽,本来以为只是普通上火,结果今天起来刀片剌嗓子四肢酸痛,似乎是复阳了。

待会儿吃个药早睡希望明天能好点,假如没问题的话明日照常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