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傅安约见(2 / 2)

安原是傅家家臣,后来也入朝做了官,现如今是礼科给事中。这次接了朝廷使命,出使西域的帖木尔帝国。

洪武初年,帖木尔帝国曾向大明称臣纳贡,后来也曾多次派人来大明进贡。

表面上很客气,但暗地里搞了不少间谍活动。

老朱也是个好面子的,派傅安走这一趟,主要是给对方回个礼,顺便颁发个奖状。

使者团要经过狄道,傅安应是替颖国公摸个底,之后再决定与塞音教的交往模式。

这会子傅友德圣眷正浓,甚至与老朱家结了亲,怕是想不到自己很快也要倒霉。

但他应该知道皇上的一些忌讳的,对于秘密教派的容忍度怕是不高。所以与塞音教接触,谨慎一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34;麻烦你转告二舅,到时我会去狄道,还有……”

刘学勤黑了脸,将羽扇狠狠拍在桌上,大声道:“尕朵既然入了我教,就按教规行事,你让我二妗子莫要再胡咧咧,不然,小心我跟他们家翻脸!”

“这……”,大舅冷不防被他发作,脸上挂不住,喏喏道:“人言可畏咧,毕竟尕朵今年都十八,快十九了吧,再不嫁人,怕人家说闲话呢,你二舅好歹是个千户……”

表妹马尕朵被催婚,是件很令人伤脑筋的事。当初送闺女上山的时候,二舅是把他的道场当托儿所了。

可作为初代弟子,马尕朵被老仙用现代科技观念彻底洗脑,早就和其他弟子一样,信奉婚恋自由,也在山上有了相好。

还是个内门弟子。

这事二舅也知道,但那位男弟子家里是刘家堡的佃户,这等出身,和千户家庭那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刘学勤只能以整个道场为后盾死扛,因为此类事情以后还会有很多,不但涉及优生优育,更是他作为一名穿越者,首次与整个时代的精神风气发生碰撞和交锋,他想知道这股力量究竟有多强大。

这时他有些庆幸自己当初的决策,将茶叶生意一分为二:大头给大舅这边,走碉门路茶道到打箭炉,那里是个私茶贸易的集散中心。

打箭炉就是康定,藏话叫“打折多”,不是真的打折,是指这里是打曲河与折多河的交汇处。

马家是行商起的家,大舅继承了刘学勤姥爷的衣钵,一向经营这条商道。

没有茶叶生意之前,主要往藏区走私铁器、杂货。又从藏民手里收购皮毛、盐巴之类,偶尔捎带脚带些那边的宝石。

打箭炉的市场大,陕甘这边过去的炉客(商人),一般都有相熟的【锅庄主】。锅庄主一般支个煮茶的摊子,主要营生是替买卖双方牵线搭桥,抽取佣金。

大舅在打箭炉认识一个沙鸨(管理锅庄的小姐姐),被大舅形容的是花容月貌,不但管吃管住,还不收佣金。

马宝梅私下嚼舌根,说那个沙鸨给大舅生了好几个娃娃,只活下来两个,都是男孩。

小头给了二舅,他那边属于官倒,算是把私茶变成官茶,交易所得马匹归朝廷,再从其它开支中把银子倒腾出来。

这个渠道利润很低,回款速度很慢,但毕竟有二舅主事,胜在保险。

利润低也没办法,洪武朝的官员们一个个精穷精穷,虽然朱元璋薄皮萱草示威于前,但官员们该捞还得捞。

要不然日子真没法儿过啊!

特别是边区这些武职人员,一是山高皇帝远,二是真出了事,大不了拍勾子(屁股)跑路,浪迹天涯。

正思谋着是不是今年把给二舅的茶叶份额压缩一些,给他一点颜色看看。院门被推开,一个圆脸汉子径直走了进来。

“叔,姨,大舅也在呢?”

汉子笑着打了圈招呼,唯独马宝山站起来笑脸相迎。

这人正是熊天球,如今任着道场庶务堂执事,可以说是塞音教总管。

刘学勤把黑茶发酵作坊的生意给了刘家堡,算是对老娘的一种支持,也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所以库房就设在堡子里,熊天球只好几头来回跑。

和大舅闲话几句,熊天球附身耳语几句。

刘学勤面沉似水,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放蒲鸽回去,让他们准备吧。办完这事,你跟我去狄道,你爹跟朝廷使团出使西域,顺路见上一面,对了,把你奶也带上吧。”

待熊天球走后,刘学勤又掰指头算了算,心道:“杨壁这会儿也该到应天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