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2 / 2)

夏日往事录 持尘 1670 字 8个月前

身上,让他变成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样子。

而陈籽南却没有因为他的责备而转嫁给他,她似乎在反省那是不是她的问题,那朵迷雾般的花在她眉间开放,便足以说明,他的责备带给了她困扰和省思。

因为找不到答案,只好向他寻求帮助。

和陈籽南的磊落和大度比起来,苏楠感到愧疚。他思考着陈籽南的话,想着该如何婉转的告诉她,其实她无需过多的反省,那不是他的本意。

想了会儿,苏楠说道:“就像你喜欢语文一样吧。”

“但是语文好像和数学不一样,虽然大家都说语文是所有学科之母,但我还是觉得,我对语文的敏感度和对数学不一样,我看到数学我就头疼,看到语文就不会,那些故事总给我带来很多的感触,它也是我与外界相接的门窗。也许我不是对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多么喜欢,我只是对文字,对故事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陈籽南说这番话的时候,语速很慢,一边思考一边回忆一边说。

苏楠听的很认真,他没有插话,像是在思考。

打开了话匣子,陈籽南有些停不下来。

现实生活中,她很少和人交流这些,因为没有人懂得,也不会有人关心。在网上,她也只和苏鸣交流过。

“创作是需要想象力的,是对文字和情感极致的想象力。想象力和理解力不是一码事,理解力强不代表一定具有创作力,它代表的是很强逻辑能力。就像你的理解能力很强,但未必擅长创作,强悍的理解能力是你超强的理科成绩的基石。你的文科成绩要说没基础,那也不是这样的,只不过你看问题的角度刁钻,容易偏题。你知道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我们自己怎么想的不重要,出题老师怎么想的才重要。说到底,我们也不过是考试的机器。”

苏楠点了点头,“我认同。”

“不是我们不够好,而是那不是学校和老师想要的。”

苏楠又点了点头。

两人没再说话了,一起看向窗外的街景。

有太多限制性条件,他们能做的其实很少很少,所以都想要快快长大。

总以为长大就可以了。

就在陈籽南觉得今天说的有点多,想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结束话题时,苏楠开口了,“数学也需要想象力,文学创作更偏重于情绪情感的极致热烈,或者时评文章犀利的点评角度,文字是其次,思维才重要。数学的想象力是对空间感,立体感,对称性,数字的敏感度,甚至在宇宙层面的,和物理的联系,理解力只是一部分,我认为那也是创造力,不过是侧重点不同,就像左脑和右脑的区分,有了擅长和不擅长的区别。”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创造,也绝对不能失去想象力。从上到下渗透到各行各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维系。”

陈籽南感到惊艳。

苏楠直接把她的话做了总结,还拔高了一个维度。

今天的交谈让陈籽南收获了不少,感到离苏楠距离更近了一点。

陈籽南脑海中突然冒出一句话,不自觉喃喃出声:“世间最动人的爱,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是周国平说过的。”苏楠说。

“是吗?”陈籽南想不起来了,“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的。”

她兀自笑了笑,“这感觉真痛快啊。你知道吗,苏楠,你是第二个和我聊这些的人。”

说到这里,她表情有了些认真。

“第一个是谁?”

“还记得我说过你很像我一个朋友嘛?”陈籽南笑道,“我记得和你提过他,我一个网友。”

苏楠垂眸没有接话。

手机响了,是苏楠的。不是他放在桌上的那只,陈籽南看见他从书包里拿出另外一只手机,苹果的。

打完以后,陈籽南问:“是你妈妈吗?”

“嗯。”他的神色比刚才看起来低落了些。

孟丽催他回去,苏楠说还有点事,晚上不回去吃饭了。

“不回去就不回去嘛,”陈籽南伸了个懒腰,然后快乐地从书包里拿出手机,“晚上我们去哪里吃饭,给我妈妈发条信息。”

陈籽南发完信息,注意到苏楠还没恢复过来,歪头看向旁边的iphone,“原来你有两只手机,还以为你很低调呢。”

苏楠神色淡淡,“这是我妈买的,平常都放她那里,我没机会拿到。”

“所以你买了一只新的?”陈籽南表示理解,又费解,“都不给你,那她干嘛给你买手机?”

是啊,她为什么给她买手机呢?

苏楠盯着桌上的数学卷子出了会儿神,突然说,“刚刚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数学,我想我知道是为什么了。”

陈籽南楞了楞。而后脱口而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