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 / 3)

客厅中。王浩道:“党争误国.......”“我知道,可党争不是由谁发起的。皇储一日未定,它就会存在!还好目前的局势,内忧外患说不上严重。”贾琮沉声道:“不争斗,就不能脱颖而出。不能胜出,就不能爬上去!不能爬上去,什么也做不了。冲破不了樊篱,只能永远关在四角的天空。”众人闻言一阵沉默!他们才是初入官场的人,历经一次生死险境。更加明白宦海无情,沉浮难定!同时,这一次也加深了四人的连结纽带。倘若只以利益为连结。那贾琮这个官场就很危险了。很多时候,感情连结往往能破局。利益和感情需要一个平衡点!秤砣和秤盘的倾斜。决定于贾琮这条秤杆,很多东西他也要慢慢摸索。他们几人又谈了些兰陵盟的近期状况。随着四人名望增大,不乏有人慕名而来!贾琮、王浩一致决定宁缺毋滥,务必要严格考察!王浩又说了些诗会的安排事宜。四人商榷好了,他们告辞出去。其中王浩也是权力渴望比较重的。对于贾琮毫不留情地反击吏科都给事中!王浩一点都不反对,甚至举双手赞成。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前途。“琮三爷,有几个进京述职的外任。门外送了礼,是收还是退回去”铁牛进来回禀,有点怕地不敢挨近。贾琮问:“哪里的外任送了多少”“一个是咱们府上的知州赖尚荣。还有几个是云南四川的县令知府,不是送钱!他们把金银镶嵌在笔和砚台上,有两箱。司棋他叔说怕有百十斤。”百十斤金子,外任真他娘有钱啊!贾琮想了想说道:“让他们抬出去。”铁牛小心地出去了,也不敢去回贾赦。不然贾赦一定要收。贾琮只是小小肉疼了一下,他并非不爱钱!但他名气一涨。收受贿赂可是会成为敌人的大把柄。而且这个举动一开,会愈演愈烈。崇祯一朝十七年五十相。然而温体仁这个大奸臣能干八年首辅。内忧外患他根本不管,专门玩内斗。甚至死后崇祯都信任他,谥号“文忠”。有一点温体仁做得很好,就是清廉!他的清廉就比海瑞差一点,敌人在这方面都找不到证据。再加上此人心机极度深沉,竟然蒙蔽了崇祯八年之久!始终认为他是忠臣,直到周延儒反击。崇祯恍然大悟“温体仁有党”。这一点。贾琮完全可以学学温体仁!但是在个人利益和官员职责上,也需要平衡。温体仁的毫无底线,不管国事。贾琮是不会学习的。.........“凤丫头,还得多亏你啊!”王夫人感叹道:“你姑妈那边最近又出了几庄坏事,我怎好向她开这个口!”贾府的账本,实际上从王熙凤当家做主开始!就已经入不敷出了,爷们又不会算计,挥霍无度。其二;是奴才的层层克扣。奴才,是贾府数量最多的一种人。小到一个轿夫、守门、粗使丫头。都要拿钱养!而那些主子主母的嬷嬷、陪房势力。在一定形式上代表主子主母。辈分低的族人也要喊叔叔、姐姐。笼络钱财的手段就更是不凡了。当然。主要的开支还是属于主子们,先说穿的!王熙凤所有的衣服首饰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千两吧每年过年过节,又怎么能不增添哪有减少的时候再说吃的,也不用全家!几个主子聚会,上百两也是要的吧这就是一家民户好十好年的生活费了。更何况一个主子过生日,动辄数百两银子呢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话没错!特别是从个人来说,但也要量力而行。只有吃馒头的钱,那就不要吃米线。而堕落中的贾家为了面子,丢掉里子。一直在超额支出!故而王熙凤早年就知道敛财,为自己打算。但是。王熙凤虽然有敛财手段,她却不会顾及别人的。完全收进自己腰包!对于整个贾府的没落形势,没有任何一点挽回。王夫人的钱财。除了嫁妆,就是管春秋两季租子的周瑞孝敬进来的!红楼之中没说是何原因让王夫人送不起礼物。还要让王熙凤出钱给她做遮羞布。从朝廷的大局势来看,根本原因是乾德皇帝在弥补国库亏空。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两条。使得勋贵家族、士大夫集团的财产大幅度跌落。王熙凤试探的问:“姨妈这边不成,贵妃娘娘那里.......”“那也只是个脸面,你数数娘娘的赏赐。怎么够那庞大的开支”王夫人这话不错,贾元春的赏赐,只是象征性的!乌进孝这个庄头也认为贾家是金山银山堆满的。当时贾蓉就取笑,那只是一个脸面。贵妃娘娘也不能把国库往贾府搬。“前儿既然木已成舟,我就进宫向元春说。宝玉眼看着就要成亲了,届时各种花销还不知道多少。老太太如今执念也消了,剩下的就是想亲眼看着宝玉结婚生子。你知道我不大识,早年宝玉的诗书都是元春教的。识字认字,比贾琮都早了几年......”“元春这么做,一也是为解老太太在孙子孙女身上忙不开的心思。二么,毕竟是亲姐弟,总要比别人亲密一些。”“这会子老爷在外书房跟琮哥儿相商官场的事。再说老爷任了学政回来,我虽不懂男人读书仕途的事。却也听说过,学政倘若露点口风。一省不知有多少秀才拿银子孝敬呢!”学政可是掌握着一个省读书人的功名前途。想要钱自然容易。而且聪明的学政能够办得滴水不漏,仕途金钱两不误!那可是省教育厅厅长啊。王夫人面露愁苦:“可老爷不收钱也就算了,一年一百多两俸禄。还不够送一次礼,反而车马劳顿。还些都是要从家里面拿的.......”王熙凤暗暗琢磨,按贾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