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6章内需外贸双循环(1 / 2)

高田阳乃说道。
“自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死后,勘合贸易就落入细川家与大内家之手,两家争抢激烈,最终酿成宁波倭乱,使得天朝断绝了勘合贸易。
八代将军之后,岛国陷入内乱之中,大量浪人出海求生,被海商雇佣,倭寇再起。
嘉靖年间,倭寇之乱更胜洪武永乐,天朝几度与岛国交涉,足利将军却已经没有了限制倭寇肆虐的能力。
最终,天朝彻底关上了对岛国贸易的大门,重开勘合贸易,只怕难若登天。”
义银沉声道。
用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去供养百分之五的人口,自然能让斯波领成为武家灯塔,世外桃源。
岛国从来都离不开天朝商品,天朝的布料,药材,书籍,茶叶,瓷器等等,甚至是一口铁锅,一张渔网,都能在岛国卖上大价钱。
她们现在对斯波家很有用,圣人可以破格提拔,可以委以重任,但如果岛国的乱世平息,勘合贸易重开,她们两个还有什么用?
不是说圣人会势利眼的抛弃她们,只是她们如果无法融入岛国社会,之后不管怎么走,都是一条绝路。
义银点头道。
“不错。”
以外贸促内需,内外双循环,斯波财力冠绝岛国,天下便可以真正太平。”
雇佣是一码子事,子孙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又是另一码事。
义银要建立一个八万姬武士为根基的斯波天下,一方面要依靠内部经济循环,一方面要增长外贸。
就圣人今时今日的地位,那两个南蛮女人就算侥幸得了孩子,只怕也难以在这个极度排外的岛国生存。
然后以占据百分之五人口的武家,去镇压另外百分之五人口的武家,以及百分之九十的贱民。
关东近畿的商路内需,可以为斯波家带来十五万贯的长期收益。
丽璐,克里斯汀娜要想融入岛民的狭隘社会,最好是走宗教信仰认同这一条路线。
义银与高田阳乃对视一眼,君臣两人此刻颇有心灵相通之感。
“在勘合贸易暂时找不到机会重开的现在,丽璐大人负责的南蛮新贸易必须得牢牢抓住。”
“即便勘合贸易难以重开,我们也可以借助南蛮贸易这股东风,加大对天朝的转运贸易数量。
斯波家内部早已开始推进新生活运动,基本完成了以白米饭,白豆腐,白萝卜为奋斗目标的富裕生活。
东南的天朝人要走私赚钱,又不想天朝的朝廷分一杯羹,沿海自然是乱比宁好。
自古以来,打破乡土宗族垄断的最佳办法,就是信仰。
如果外贸能够维持十五万贯以上的长期收益,圣人所念及的八万斯波编制,便可以一试。
想起自己那两个南蛮情人的重要性,义银已然决定有空就召她们来多闻山城多坐坐,多动动,深入浅出联络联络感情。
仅仅依靠商路内循环,无法支撑起粮票价值,那么就要再加入外贸的价值。
天朝对我岛国也没有了需求,自然很难再现足利义满将军遇到的那种好机会。”
岛民抱团排外,看不起金发红发的外国鬼,但九州岛上皈依南蛮教的信徒却狂热拥护自己的信仰,连统治她们的大名都颇为头疼。
但如果岛国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是生产者,而剩下百分之五的人口是消费者,就可以维持。
斯波粮票体系,其实就是一个掏口袋的金融游戏,目的就是把整个岛国的资源收集起来让忠于斯波家的姬武士来消费。
岛国很穷很穷,人口一千万,土地收益却只有二千万石,以成年女子一年口粮两石的算法,岛民基本上是长期徘徊在饥饿线上。
因为岛国的平原太小太散了,没有一个大平原可以拥有压制整个岛国的农业实力。
要么,建立一个商业收入为主的新财政体系,以绝对的财力统治整个岛国。
其实义银哪里是圣明,只是嘉靖倭乱太过有名,还闹出了戚继光这位名将,他前世身为天朝人,自然知晓其中一些原委。
可圣人远在近畿关东,竟然对外贸事务洞若观火,真乃圣明。
这件事一旦成了,斯波粮票可比金银铜更有价值,金银岛上不缺金银,却缺少物资。
蒲生氏乡可不知道,高田阳乃在高田雪乃的撺掇之下,已经和常驻堺港的丽璐,克里斯汀娜达成了默契。
所以,斯波家想要彻底掌控天下,不当镰仓幕府足利幕府那样依靠一条腿走路的瘸子,就必须改变政权依赖农业经济的财政基础。
岛民虽然是农耕民族,但却无法建立起天朝那样以农业为基石养育人口,以田赋地税与人丁劳役为核心的财政体系。
八万斯波编制的身后是八万户家庭,人口差不多四五十万,占据岛国二十分之一,武家人口一半。
而用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斯波粮票,本身不过是一张纸,想要长期换回物资,必须要让这张纸拥有足够的交易价值。
永乐之后,天朝闭关锁国,再无下南洋之举措,反而是民间走私泛滥,雇佣浪人导致倭乱再起,直至嘉靖年间,浙江福建深陷糜烂。
而高田姐妹这里,恰恰有一条活路给她们走,那就是新神道教。
乱世之后,新的武家政权想要长治久安。
丽璐开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