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关东侍所的定位(2 / 3)

思索着缓缓说道。

“小笠原大人,她是关东侍所刚才建立之时,就欣然加入的第一批武家。

只是关东侍所发展的太快了,才两三年功夫,就壮大到现在的程度。小笠原大人远在北信,一直没有什么机会为津多殿分忧解难。

她只能眼看着我们这些人奉公有得,真田众迅速崛起。

这次冲动想要请辞统战众名分,可能是看到武家义理促进会向南开拓,自己又帮不上忙,难免有些失落。

臣恳请津多殿,原谅她的鲁莽无礼吧。”

大熊朝秀说得面面俱到又不得罪人,但意思都到位了。义银微微点头,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

关东侍所这两年迅速扩张,的确是有不少人跟着吃上了肉。

可小笠原长时远在北信,她的地盘是上杉武田两家当年协议的缓冲区。那边是越后一方防备武田家的存在,自然不方便擅动。

所以,小笠原长时一直没能攀上关东侍所发展的快车道,只能看同僚们大口吃肉,她肯定郁闷呀。

大熊朝秀为首的中越众,已是把持关东侍所奉行所,北陆道商路的好处大大得有。

下越的本庄繁长与加地景纲也是收获良多,有商路,有地盘,还有一百名御台人的名额吃福利。

真田信繁来的最晚,结果成就最高。不但有一百名真田众吃福利,还拿下了四五万的领地,一跃成为关东侍所内的有力大名。

小笠原长时眼馋别人飞黄腾达,只能埋怨,早革不如晚革,晚革不如反革。

就连南边那些不属于关东侍所的地头地侍,都能从武家义理促进会得到大量好处,送钱送粮。

小笠原长时心里能不泛酸水吗也难怪她会一时冲动,借着义银回关东的机会,隐晦提出请辞统战众的想法。

义银苦笑摇头,说道。

“这事,还真不好怪她。”

统战众的建立,本就是义银想要拉拢关东地方有力武家的工具。

小笠原长时就是其中的一块招牌,义银若是同意她请辞,对外不好交代,甚至有过河拆桥的嫌疑。

可是,义银很为难。

因为小笠原长时的实力和地盘就那么小,还在北信那个敏感的地方。他就算想安抚小笠原长时,塞些好处给她,也不方便抬举她。

义银叹道。

“这事不好办,但小笠原长时的统战众头衔绝对不能摘。”

大熊朝秀想了想,说道。

“津多殿,其实您不用刻意施恩于小笠原大人。

统战众虽然名义上地位很高,但却没有参与什么实际工作。武家重实际,只有虚名而无利,长久来看必然没有吸引力。

若是能够把统战众的作用引导到实处,小笠原大人觉得自己可以为关东侍所尽一份力,也许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大熊朝秀的意思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鱼。义银想用统战众拉拢地方有力武家,那就得让统战众的身份有对应的好处。

要不然,今天会有小笠原长时请辞,明天也会有别人请辞。统战众就是个没用的虚名,谁在乎呢

义银沉思半晌,问道。

“是吗那你有什么建议”

大熊朝秀肃然道。

“津多殿,您在利根川中下游村落下乡之后,提出让当地的地头地侍举荐人员担当监督众,以监督修缮水利的款项用途。

由武家义理促进会,地方监督众,地方兄弟会,三方牵头监督,的确是个好办法。但这样做,武家义理促进会的任务是否太过繁重

您看,武家义理促进会既要负责武家子嗣的求学,又要参与水利修缮,还得负责借款监督,处处都要费神,亦是难以面面俱到。

统战众是由关东侍所的高阶武家组成,身份地位威望都足够了。不如请统战众出面,替代武家义理促进会在监督方面的职能。

一方面为武家义理促进会分担部分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提高统战众的实际权限,也许能让关八州高阶武家更有动力渴求统战众身份。”

大熊朝秀的这个建议,当义银眼前一亮。

他搞出统战众,就是为了在关东武家中拉拢人心。如果让统战众的身份拥有实际利益,那么高阶武家对于统战众身份,就有了渴望。

这不单单解决了小笠原长时没机会捞好处的怨气,也为义银拉拢关八州地方大名打开了新思路。

武家义理促进会在关八州攻城掠地,绕开地方武家大名做事,终究是一件犯忌讳的事。

不如就让统战众参与监督,那地方武家大名就一定会想要获取统战众身份,以便参与其中,盯着武家义理促进会在自己地盘的动作。

例如忍城成田家,成田长泰天天看着武家义理促进会在她领地晃悠,心里能不慌

如果她有了统战众的身份,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