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野蛮生长(1 / 2)

双胞胎回国,正好春节,两人便在国内过了春节,等坤坤判了入狱五年,他们才回到国。

姜宁到底还是有一点不放心,便拜托国外的朋友,给马慧娟找了一点麻烦,让她没办法留在国,只能回国。

马慧娟再次恨透了姜宁,却自知实力不足,不敢贸然和她对抗,只能韬光养晦。

一晃五年过去。

97年,香江回到祖国的怀抱,所有人都很兴奋,准备扩大自己的产业,好好大干一场。

只有姜宁知道,金融危机马上就要来了。

在富强集团开的董事会上,所有人都想着扩张公司规模,多开项目,只有姜宁要求所有项目能在年内完工的尽快完工,不可以再接新的项目,在未来的几年,公司的发展但求一个字“稳”。

为此,集团内部还出现了一些反对姜宁的声音。

当然,这些声音在她的绝对控股权下,显得微不足道。

李剑锋入狱后,富力集团便被向强收购,他开始在帝都布局自己的产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竟然将公司规模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富强集团的市值已经达到五十亿,富力集团也到达了十亿规模。

香江回归后,向强更是看好国内市场,想借机扩大规模。

在富强集团收缩业务的时候,他把手里的资金全都放在了买地和拿项目上,甚至不惜向银行贷款二十亿。

一时间,富力集团在帝都的发展如火如荼,不断出现在电视和报纸上,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港资企业。

为此,向强还亲自来到帝都开会。

开会的时候,正好入住的是姜宁的五星酒店。

姜宁听说后,还去酒店进行拜访会晤。

在酒店的小型会议室里,双方对一些业务进行着友好磋商。

“姜总,真是不好意思了,我知道金山那片地,你盯上很久了,准备出手,但我们集团董事会一致举手表决,拿下那块地,我也是顺应股东的利益,没办法了才出手,你可不要见怪啊!”

向强笑得颇为得意。

他如今在香江已经是一方霸主,其他几个黑帮头目都被他整死了,他有傲慢的资本。

不过,他千不该万不该,和姜宁抢同一块地。

金山那块地,姜宁是计划给童童留着的。

他在国外学电子科技,等他学成回来后,姜宁想把一个电子公司给他管理。

他技术学得不错,但在管理方面未必得心应手,弄一个电子公司给他,就当试试手了。

谁知道,半路杀出一个向强,硬是多出了两千万,把那块地拿下。

当然,这中间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李家宝。

他经过漫长时间的蛰伏,最后还是抱上了大腿,成了建设部副部长,对政府买地竟然也有了话语权。

明知道姜宁对金山那块地势在必得,却故意拖着不放,最后让向强钻了空子,把土地拿走了。

不管李家宝和向强之间有没有私相授受,但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李家宝在位置上一天,集团公司的发展,就要受到他的掣肘。

不过,没等向强高兴多久,金融危机先在国外爆发,随后蔓延至国内。

香江首当其冲,受到波及。

订单减少,工厂倒闭,工程烂尾,民众失业。

加上香江对黑帮的管控,一时间,向强就像强劲射出的箭,还没有到达靶心,就已经完全失去力量,只好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掉到地上。

这一摔不要紧,跟大鹏一下折了一只翅膀没什么区别。

就在他盼着帝都受到的影响小一些时,他在金山的投资也遇到了买不到原料,工程进行不下去的囧况。

银行的资金到期不能还,就只能拿资产抵债。

向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个商业王国,就这样覆灭,帝都的产业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香江的一些零星产业,他夹着尾巴,再也不敢涉足帝都。

金融危机对大陆的影响的确小很多,但不代表没有。

一些盲目追求扩张的企业,这次受到的冲击最大,还有一些老牌的企业,平时守着老设备,老方法,不思进取,这一次彻底没有了活路。

不少服装厂,电器厂,舍不得自己的厂子就这样关了,找到姜宁,希望她能出手相助,都被拒绝了。

“这是时代的洪流,谁也阻止不了,谁也避免不了,只有那些不断提高技术,提高生产力的公司,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席之地。”

从九十年代开始,下岗潮就不断。

很多人还固守着只有工厂稳定的工作才是好工作的想法,看不起摆小摊的,看不起做生意的。

殊不知,那些做生意的,早已经把在工厂上班的人甩在后头了。

当年,国营商店里的售货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