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二、菊花酒,玉人足(大章求月票!)(2 / 5)

“所以陆压忌讳莫深,倒也是正常反应,应该不是立马怀疑防范大师兄,不过……”

她轻轻摇了摇头

“他作为茅山这一任山下行走,袁老天师的嫡传三弟子,要说身上没有一枚压箱底的红黑符箓,就算打死他我也是不信的。

“连那个袁老天师的私生子饭桶都有,何况是他。”

欧阳戎若有所思道

“我旁敲侧击的问他,制作极品符箓的墨纸,他莫名其妙的提了什么精怪鬼魅之事,问我知否,难道有关?”

谢令姜面色思索道

“倒也正常,寻常符箓,道士可以随便画,制作随意,对纸墨材料要求不高,但是极品符箓,既然三清祖师堂全力制作都是数目有限,想必是需要精怪鬼魅身上的特殊灵性材料,这不难猜,嗯,说不得还可能涉及传说中的神话生物,需要神话材料。”

“神话生物?”

“拥有神话力量的五虫,嗯,五虫是蠃、鳞、毛、羽、昆,可以攘括天下所有生灵。”

“神话生物与寻常精怪鬼魅有何区别?”

谢令姜俏脸严肃起来

“那些精怪鬼魅与神话生物不可比,后者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大师兄,神话生物掌握有纯粹原始的神话力量,这些神话生物,几乎都是上古时代那些特殊生灵的遗脉,大禹治水后,侥幸遗留神州陆上,这类上古遗种,现在死一头少一头。

“而且,这些神话生物与某些神话道脉紧密相连,与某条道脉的神话力量甚至同源,关系玄妙。”

“这是为何?”

“因为它们都来源于神话时代。”

“神话时代?”

“我家秘库中有一本古书记载,上古曾存在过一个神话时代。

“世间现存的这些神话力量,不管是神话生物,还是神话道脉,其实全都来自于那个神话时代。

“直至大禹治水,终结了神话时代,大禹铸造九鼎,将所有的神话力量全部收入鼎中,永镇神州。

“从此神州陆上,进入了没有神话的青铜时代,也是人族第一个朝代,夏。”

“九鼎?鼎剑原身的那些鼎,是大禹治水时铸的?”

谢令姜犹豫“应该是。”

“应该?”

“我谢氏先祖秘密传下来一些事……封印神话力量的传国九鼎,从夏传至周朝,周王室失德,王子朝奔楚,周守藏室随之南迁,过泗水时,九鼎遗失。

“再后来,九鼎再次现世,已是战国,有人怀疑它们是周守藏室的仿制,不是真正的初代九鼎,原因是九鼎乃镇国神器,表明天命之所归,鼎镇天下气运,得之,可为天下之主。

“可是那时的周天子已经号召不了诸侯,春秋礼乐崩坏,即使新九鼎现世,也未阻止半分,所以是假鼎,用来挽回民心,结果当然失败了,诸侯与士阶层不吃这套。

“唔,理由有点牵强,但也不无道理,可能就像现在洛都的卫氏女帝一样吧,不也喜好祥瑞,而且卫氏女帝在洛阳建造明堂,同样有样学样的仿造了九只鼎,各自取名,置于明堂……但这些都只是个名头罢了,真正的九鼎已经遗失。

“不过,这来源存疑的九鼎,依旧开启了春秋后的战国鼎争,秦灭六国,却没能集齐全部九鼎,然后是六国贵族余孽制的第一口鼎剑,长生药诞生,紧接着是秦制的第二口……始皇帝至死都没有集齐九鼎或鼎剑,秦二世为亡,鼎剑的时代却开始了。”

谢令姜转头,眼睛清澈明亮

“大师兄,夏商周曾有鼎,仅三朝,延续约莫一千八百载,或许真如古书上所说,禹制九鼎,蕴藏神话,确实能够永镇九州气运,稳固王权。

“但是没有了九鼎,天下难道就不能统一了吗?百姓难道就不能安养生息了吗?

“周失九鼎,各朝争之,纵观青史,先秦以来的这些鼎争,一口口镇国安民的鼎化为了专杖杀伐的鼎剑,多少人杰枭雄争来争去,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正契合了你那日那句‘爵命缤纷、竞溱如雾’。

“直至疯帝疯狂铸剑作死,乾代随立,太宗文皇帝披荆斩棘,平定天下,立下祖宗规定,离乾皇室子孙不许再铸鼎剑,也不许再寻九鼎,又说民如水君如舟,可载舟亦可覆舟……事实证明,只要君王有德,广施王道,以仁义得民心,民心思定,同样能够一统神州,无需九鼎添彩。”

欧阳戎颔首“有道理。九鼎的青铜时代必然过去,就像那之前的上古神话时代一样,时代是前进的,谁也挡不住,九鼎不过是个标志而已,妄图得鼎得天下,无异于刻舟求剑。真正的九鼎应该是民心。”

顿了顿,又问“既然神话力量被大禹封在了九鼎中,后来的神话生物与神话道脉又是怎么回事。”

谢令姜表情严肃起来

“大师兄问得好,神话生物是上古遗种,而神话道脉的炼气术最初兴起于先秦练气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