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腰机(2 / 2)

的麻纱。

接好之后,可以上色了。

那当然,如果需要,也可以不上色,直接过扣。

过完扣的下一个流程便是上浆。

上完浆再晒干。

最后一步才是织布。

等到前面的流程完成,腰机也就到了。

近千人一起工作,夏布源源不断地被织出来。

余闽将织好的夏布交给左崇,让他代为售卖,并买回粮食来。

为了拿到皇商的名头,左崇也是卖了老力了。

这些日子,他为衡阳卖的东西,他连半点提成都没有抽。

给多少东西,就卖多少钱,卖多少钱,他就换回多少粮食来。

自己白跑。

还得付工资。

银子像流水一样往外跑。

心疼得他晚上躺在床上都在哼哼。

而楚泽则每天跟着黎星,还有余闽给他找来的懂当地水文的百姓,四处圩田。

不到一个月,圩出来的田,竟然比最开始,还要多出数百亩来。

这些田一部分分给了百姓,剩下的则交给了余闽。

看着这些田契,余闽兴奋得手都在抖。

缓了好一会儿,余闽才围过头问楚泽:“王爷,这些田是有会用吗?”

官田自古就有。

一般都会被官府出租能当地百姓,然后收租。

但直觉告诉余闽,楚泽给他这些田,不是想让他拿去出租的。

不得不说,这点他还不真猜对了。

楚泽道:“这些田,咱要拿去做试验田,你应当知道,应天有个试验场,里面有很多经过改良变种的农作物。衡阳的地理环境不错,咱想将那些农作物,划一部分到这里来。”

应天与衡阳的地理环境不同。

初到此地的农作物,未必适应这里的生存条件。

则是试验田的作用,此时显现出来了。

即将新来的物种,在这些田里再种植改良,然后再分发下去。

如果这些作物没有问题,那这些试验田也可以用来做其他的试验与物种改良。

总之,不会空着。

而且还没有占用百姓的田,而影响了百姓的收成。

这不是一举两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