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重八啊!也许你只是单纯的不招人待见(2 / 3)

候,很有默契的将责任全部推给了礼部。”

“他们不是说是礼部的问题吗那行啊,咱就从礼部开始查、结果是不查还好,一查之下,倒还让咱发现了个有意思的事情。以前咱总以为这帮子贪官污吏,最多也就敢在老百姓身上刮点民脂民膏。”

“但是这一次一查,咱发现..这些人的手,居然已经伸到咱的头上来了。”

“吏部、户部.两部联合之下,竟然敢贪墨他国送来的朝贡之物!”

“甚至还有人暗自修改他国贡品名单”

“如此胆大之举,标儿你说,咱是不是应该抓人问责他汪广洋是否应该担责”

“还有那些下面的小鱼小虾!咱今天听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法不责众!这些人莫不是以为他们人数众多,咱就会瞻前顾后,饶过他们一命了”

“咱这次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法不责众,但是咱责!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朱元璋一开始说话的时候,表情还算是勉强正常,而越是说下去,他的神色便越是狰狞了起来。

一旁的朱标在听到他父皇的这些话之后,他的眉头也不由深深的皱了起来。

然而就是他这么一个细微的表情,却也落在了朱元璋的眼中。

看着儿子皱眉,朱元璋神色也不免有些难看了起来。

“标儿,你可别告诉咱,这些人你都觉得咱不该杀哈!”

如今的朱元璋,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已经不反对朱标的仁慈之政了。

毕竟比起政见上的不合来说,老朱更加在意的,终究还是儿子的安全和健康。

但是他所能接受的仁政,是从宽仁慈,而非迂腐的仁慈。

法度不可废..

这是朱元璋的底线。

无规矩,不成方圆!

某些底线,是不可以踩过去的,一味的仁慈,换来的只会是旁人的肆无忌惮!

“父皇啊此事儿臣其实已经在查了。只是没想到您这么快就下手了。而且一次还抓了这么多人。”

“户部和礼部勾结之事,儿臣怎么可能会放任不管。儿臣之所以暂时没有发难,是因为眼看着战事欲起,加之很快就是科举大典了!”

“儿臣这不是想着,马上就是要到用人之际,这才暂时放过他们一时.如今父皇您一上来,把人该抓不该抓的都抓了”

“您这让儿臣后续的科举大典怎么筹办啊.这一时间,哪儿去找这么多人手才好啊!”

“如今户部之人,十去其九、礼部上下,几乎全员入狱”

当朱标说出自己的忧愁的时候,本来还想着要好好给儿子做一番思想工作的朱元璋,顿时就愣住了。

他原本以为朱标急匆匆的跑来,全是因为自己大兴杀伐,所以才跑来求情的。

结果他这才反应过来,朱标之所以这么急匆匆的跑来,压根不是因为这事儿。

他这是在急,急老朱把人给杀光了,怕导致他后面的工作不好做了.

不过反应过来后的朱元璋看着一脸愁容的儿子,他却直接放声大笑了起来。

看着父亲的突然而至的笑容,朱标一时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自己难道不该愁这些事儿吗

“标儿你要记住一点,这朝堂庙宇,几乎是天下人所追求与向往之地。这天下,从不缺有用之人,也从不缺有才之人。”

“科举大典纵然是明天就要举办,也同样不会缺少人手。为君者,当自知!”

“若是当你成为皇帝,发现自己的决策需要顾及他人之时,那么你就必须自省,你究竟是被什么人给架空了权柄了。”

“帝王决策,臣子可劝,而不可断!这,便是天子!”

“帝王之位,虽看似威风八面,但这王座之下埋着的,却都是枯骨!”

老朱给儿子讲述了一下自己的为君之道之后,原本神情严肃的他,脸上却忽然浮现起了一抹坏笑。

随后有些神秘兮兮的凑到朱标边上低声说道。

“此事你也无需担忧,咱调查之后,不管他有罪还是无罪,咱都不会把他放出来,只要抓进大牢了,咱就给他关着。”

“等你病养好了,重新回来执政的时候,确定有罪的,你给咱刮了他们!而那些无罪的,你再给他们平冤,把他们放出来。如此一来,那些蒙冤之人自然就会记你的好了。”

“你看,前面有咱这个太上皇给你做标靶,那些个臣子们在咱父子二人之间一对比。咱昏庸弑杀,发起火来谁都杀,谁都抓!”

“而你这个新任的皇帝,明事理,知恩典。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明律令,还体恤下属!”

“你看!这样一对比,你这个新任帝王,要手段有手段,要能力有能力,要仁慈有仁慈。”

“咱们父子这么一轮下来,那些个朝臣啊,还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