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山捡弃婴(1 / 2)

一日清晨,一位瘦骨嶙峋的中年道人前往小麻山中采药炼丹,此人道号;苍耳子。

苍耳子背着背篓,拿起烟斗,一路哼着小曲儿晃晃悠悠的朝着小麻山方向走去。一直等到中午之时,苍耳子采了半筐金银花,然后从身上破破烂烂的道袍里掏出一块被麻布包裹着的窝窝头,用葫芦从小溪边打了瓢水上来,便坐在溪边石板上啃着窝窝,忽然;苍耳子感觉头顶一个东西砸来,砸得他头一阵疼,苍耳子骂了句:“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敢袭击贫道”?回头望去,一只红毛大猴子站在那大榕树杈上,手里还抱着几个油桐,油桐是一种结在桐树上的果实,未熟前为绿色,熟透之后便会变成黑色,可以入药,也可以榨桐油。噢!原来是只大红毛猴子!看本道不把你抓住!苍耳子摸着隐隐作痛的后脑勺说道,话落苍耳子便扔下背搂朝着那颗大榕树上爬去,结果那红毛猴子立即荡到另一颗树上,随后从树上滑下奔着山中逃去,苍耳子则是在后面笑骂着追那大红毛猴子,倒也不是苍耳子小气,而是大红毛猴子一般会在巢穴中存很多野果,比如野核桃,八月瓜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中药材,当然吃起来也是相当不错。追了四五里山路后,那红毛猴子一跳便跳入了一个石头洞穴之中,苍耳子正要追去,便听见有一股奇怪的声音,似乎是婴儿啼哭声,苍耳子嘀咕道:“这附近都未曾有过人烟,怎么会有婴儿啼哭之声”?苍耳子觉得事有蹊跷,便顺着声音向前方走去,走着走着,声音也越来越大,苍耳子定睛一瞧,一条破被褥被包成一个粽子一样被放在一颗被雷劈倒的大树旁,那被褥里还发出阵阵婴儿啼哭的声音,苍耳子穿过眼前的荆棘丛,然后朝着那卷破被褥看去,只见那被褥里包着一个肤白如雪的婴儿,苍耳子走过去把婴儿抱起,然后便抬头望了望四周,大声喊道:“这是谁家孩子?有没有人在旁边?”喊了半天四周都没什么动静,苍耳子感觉奇怪,这深山老林中,方圆十几里都没有人烟,这怎么会无缘无故出现一个弃婴呢,但看着婴儿哇哇大哭的模样,苍耳子也没多想,抱着孩子回到小溪边拿起背搂就往下山的路走去。

回到道观后,苍耳子把那包着孩子的破被褥掀开,给换了床新被子,然后又烧热水给男婴擦了擦身子,苍耳子一直照料着这个与他有些许缘分的婴儿。后来,苍耳子给男孩取了名字,道号清澈;随苍耳子姓张,那年我16岁,这些过往都是师父苍耳道人与我说的,从小我便和师父入了道门,和师父在小麻山脚下师父自立的卧虎观之中修心修道,学习阴阳五行风水术数,不过我和师傅都是文夫子,因为师父的道门为龙门派,属全真道,主修心炼气,寻长生之道,主打身性双修,至于降魔除鬼的手段不如天师道,且不允婚配,不能食荤腥。道教分两大派;一是全真修真道,二为正一盟威道,正一道代表为长江以西的龙虎山天师道,以降妖伏魔为主,创始人为张道陵,又名始祖天师;世人说当初张道陵受“太清道德天尊”点化,创立天师道,以符禄除魔术数为主,后被尊称为“祖天师”。而全真派代表则为龙门派,开派祖师为全真七子丘处机;为全真道主流支派,继承全真教相关教法,提倡性命双修,主炼丹、风水术数等。当然正一代表还有大家熟知的上清派;又名茅山宗,想必各位道友都略有了解,各位道友切莫嫌我话多,本人认为中华流传几千年的传统宗教文化应当源远传留不息,流传了几千年的东西难道真就为封建迷信?想必不然,接下来继续主人公张清澈的修道经历......

十六年春秋过去,师父苍耳道人也长了很多白发,听师父说,他年轻时随他师父去庭湖之北地降魔,也就是我师爷,结果师爷被一百年黑僵一爪刺死,师父也被黑僵所伤,后来被一龙虎山道人救下,师父在龙虎山养好伤后一蹶不振,辞别了龙虎山,但也没有回龙门宗,而是隐居庭湖之南的一座深山之中,那山便是小麻山,有时师父也会带我去山下村里给人看看风水,有时去主持法事,还会免费给村里的父老乡亲看病,有时给富贵人家看风水之后都会给师父很多报酬,师父会留一些用来维持我们的生活起居,剩下的都会用来接济生活贫苦之人。

一日傍晚,我在卧虎观的院子里打扫落叶,其实名字如此威武霸气,这道观也就是破破烂烂的,是当初师父自建的观,都是用的木头还有石砖等建成,不过道殿内的三清像却都是焕然一新,油彩也很鲜艳,是师父自己用陶泥筑成的,中间为“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左为“万教混元教主太上道德天尊、右为上清真境玉晨道君灵宝天尊”。有时山脚下村中的村民也会来殿中上香火,还有来求师父算命占卜的,也有人来求丹问药的。我在院子中打扫,师父则躺在院子中的摇椅上手拿拂尘悠哉悠哉的哼着曲子。这时门外传来咚咚的沉闷敲门声,我放下扫帚,然后拉开门拴,只见外面一中年大叔一脸紧张的眼神望着我道:“小道长,苍耳真人在吗?”说着还踮起脚尖头朝着院子中左顾右盼,师父听到动静,起身来到门口看向那中年男人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大顺?”原来这中年男人是师父好友王青云家的伙计,王青云是村中的一位财主,这位财主是祖上当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