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2 / 3)

妄念生 妄念鱼 1694 字 3个月前

“你要知道,当今天地间可不是只有十大圣地!可不是只有埋头苦修,只为那长生久视!”

杨知妄一怔,道:“魔宗?”

杨佑阿点点头,道:“不错,是魔宗!”

杨知妄沉吟道:“我曾在第二层看过些许关于魔宗的卷轴,我记得上面是这样描述的!”

“自两千年前老子骑青牛在函谷关外以五千言问道于天,长生久视一词便跃然于世人眼中,而修道长生也自此而始。”

“在长生久视的原动力下,华夏大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天才修士,他们修有所成,并纷纷开宗立派。”

“而他们除了在长生一途颇有建树之外,又从道修之中领悟天地至理,动辄摧山折岳、断江拦海,乘风御剑万里之途也不过朝去暮返。”

“然,随着理念不同,天长日久之下,华夏大地派别林立,这其中有急功近利者另辟蹊径,钻研出一套以生者为柴,燃长生之火的修炼之法,始称魔修!”

“魔修之法骇人听闻,魔修所至之处无不生灵涂炭,尸横遍野!一时之间魔修之火遍燃华夏大地,天下道修闻之无不震怒!”

“然,魔修已成气候,非一家之力所能撼动,道修又因门户之别成散沙之状,自此魔道之争拉开大幕!”

“魔道之争拉锯五百年之久,华夏大地血流漂橹,百姓苦不堪言,是以一千五百年前有仁人志士奔走于华夏大地联合一墟、两境、三山、四观于寂道山除魔卫道。”

“那一日,寂道山之战打的山岳崩塌、江河倒流,三十六魔宗一溃再溃,最后十大派在寂道山顶成功斩杀当时几近无敌于天下的魔皇,晏寄渊!将其与他那无数掠夺而来的功法与宝藏一同埋葬在那寂道山下!”

“寂道山之战后,为防止魔宗之人卷土重来,大量正道之士在清剿魔修之时,亦从一墟、两境、三山、四观之中挑选传人来镇守寂道山下那无数的功法与宝藏。”

杨佑阿点头,道:“你记得很清楚,只不过有许多细节是那卷轴上没有记载的!而这些细节便称之为秘辛!”

杨知妄点头道:“我当时看的时候便知晓,卷轴上面的只言片语对魔宗的描述并不详尽!”

杨佑阿点点头,在三清像前来回渡步,道:“两千年前老子于函谷关外以五千言问道于天后催生了道修一脉的成长,从那之后修行界中百家争鸣的格局发生变化,到得寂道山大战过后,天地间十大修行圣地,道修一脉便占了一半!”

杨知妄沉吟道:“一半?据我所知现如今的道修一脉似乎只有四观,即白恩观、臻观、碧游观和穹观!”

杨佑阿摇头道:“还有一家,他们虽然在外在上改头换面,可他们的骨子里却是实打实的道门正宗!”

“哦?”

“三山中的无根山!”

杨知妄疑问道:“炼器?”

杨佑阿缓缓道:“暂且不提昆仑墟,两境中的南境修的是浩然正气,讲究的是宁死勿曲!习的是君子六艺,这是一群真正的君子,他们修行的过程中亦出世显圣教化万民;北境经五百年前冰原之变后,部分传承遗失,五御之中只剩下了御兽、御妖和御神,现如今略有些名不符实!”

“再抛开四观,三山之中无根山骨子里为道门正宗,炼器手段为之一绝,即便是现在四观中的白恩观与他相比亦是逊色三分!而天宕山修灵,讲究的便是一个纳灵于心,反哺肉身,他们的修行理念同我们龙柏山背道而驰!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千年以来究竟孰强孰弱,也并未有个定数!”

杨知妄看了几眼杨佑阿后沉吟道:“爷爷,我不知道有句话该不该说!”

杨佑阿摆摆手道:“此处只有我们爷孙二人,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十大圣地一同在寂道山镇守千年,难道你们就从未想过要合作?互相交换修行理念?”

杨佑阿顿住了脚步,他看向杨知妄郑重道:“修行法诀和理念乃是各家在这修行界中的立足之本!道统之争向来冰冷无情,魔修是怎么来的?书上说有急功近利者另辟蹊径,钻研出一套以生者为柴,燃长生之火的修炼之法,始称魔修!”

杨佑阿顿了顿道:“你信么?”

杨知妄沉默。

“我将修行法诀讲给你听,便是将刀柄送进你的手中,我一人之死不要紧,但是,你想想我们龙柏山杨家,算上杂役奴仆这可是上千口人命!”

杨知妄深吸口气向着杨佑阿跪倒,道:“是知妄考虑不周了,还请爷爷责罚!”

杨佑阿来到杨知妄的身前蹲了下来,他一手搭在杨知妄的左肩,十分严肃的向着杨知妄道:“孩子!世道险恶,不是只有魔宗中人才叫魔修!凡是心中有恶的,都是魔修!你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本心!”

杨知妄点头道:“我知道了,爷爷!”

杨佑阿神情肃然的向着空旷的龙纹殿第八层扫视了一圈后小声道:“你知道为何知流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