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利益集团(1 / 4)

根据沈万福前世的众多世界正治世学者的研究,从霉国国内正洽的角度看,霉国境内的利益集团在历史上有4个发展的高峰时期,大致如下:

第1阶段:19世纪30年代--19世纪60年代为利益集团初起的时期——在这1时期,包括“格兰其农业集团”在内的第1批有着重大影响的利益集团登上正治舞台,其中最著名的格兰其协会(全国农民协进会)是于1867年成立的;同时以奴隶制问题为中心,全国性的团体纷纷成立,形成了利益集团发展的第1次高潮,1838年全国有225个反奴协会,1840年则增至1650个。利益集团的积极宣传、请愿活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第2阶段: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利益集团正治形成于这1时期,商业和科学协会、工会等成为贸易和职业社会的基础。

随着霉国第1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多样性、专业化愈益明显,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如在农业生产中,棉花、小麦、玉米、水稻、黄豆等种植业,柑橘、胡桃、葡萄、蔬菜、奶类等生产,畜牧业、养猪业、家禽饲养业等都已专业化,国民经济的第2产业、第3产业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这些专门化的行业各有其特殊利益,促成了单1行业利益集团的大量涌现。

同时,伴随着垄断的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官方也开始对社会生活实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劳工、农业等利益群体开始注意影响官方的政策。

利益集团在数量、组织规模上的快速展成为这1时期正治生活中的1个突出现象。如企业家在建立各种销售协定的同时,组织了许多地方性的商业协会,影响正治方式也由企业家个别向政客进行贿赂转向由集团向党派提供捐助。各地的农场主也联合成团体维护自己的利益,其中,格兰其协会(全国农民协进会)不提名候选人,但致力于询察候选人的政策立场,并向立法机关施加影响;各地农场主团体为要求州和联邦官方管理铁路运费,广泛进行活动以促成通过立法,这是霉国大范围院外活动的开始。

此外,在这1时期出现的其他主要组织还有;全国劳工联盟(1886年)、劳动骑士团(1869年)、全国制造商协会(1895年)等等。

第3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霉国利益集团组织迅速发展的时期,“霉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霉国医疗协会”“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等组织纷纷建立;1900—1930年间,霉国完成了工业化。第2次科技革命的完成,生产的进1步集中和移民的剧增,造成了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化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化,利益集团的发展进入了1个新的阶段。1方面企业集团、农业集团、劳工集团继续发展、成熟,另1方面1些新型的利益集团,如职业团体、族裔团体、妇女团体也开始发展起来了。

今天许多重要的利益集团、即产生于这1时期,如霉国最大、最著名的商业协会“霉国商会”于1912年成立,其他重要的利益集团组织如霉国石油协会(1919年)、霉国农业社联盟(1920年)、霉国医学协会(1901年)、霉国有色人种促进会(1907年)、霉国律师协会(1936年)等等。总之,这1时期利益集团在数量、类型上有了显著的增长,活动范围也有了扩大。某位来自堪萨斯的纸媒编辑在1924年评论说,霉国已经发展了两个官府,1个是官方的,1个是非官方的“看得见的官府”,这就是利益集团。

第4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集团发展的速度空前加快,1993年利益集团组织比1980年增加了50%、比1955年增加了400%——在这1时期,新增的利益集团积极加入霉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以及2战结束之后,霉国联邦官府从“新政”开始全面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战后,随着第3次科技革命的兴起,霉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利益集团的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20世纪60至80年代,利益集团的数量、类型及院外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起来,以至于出现了所谓“利益集团爆炸”,利益集团成为霉国公民参与正治的重要渠道。主要表现在:1是利益集团的数量急剧增多——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霉国所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20万个左右,其中30%是1975年以后成立的。

利益集团的数量爆炸从游说分子的大量增加也可见1斑,据统计,从1975年至1985年,游说分子的数量从3400增长到7200,增加了1倍多。到1988年为止这1数目又增至近16,000。2是参加利益集团的公民越来越多,形成所谓的“参与革命”现象;3是很多新型的利益集团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如公共利益集团、官方利益集团、单1间题利益集团等。

沈万福依稀记得在前世的霉国,有1项调查表明,百分之7十5的成年人加入或曾经加入过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