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扫荡(1 / 2)

许尘看完,顺手递给长公主,整个人却完全保持了沉默。

文书上面,记录的是口供,是过程。

并没有后面的具体原因分析,当然,也不会描写流民的心里转换过程。

但,那上面描述的过程,却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许尘了解的灾年,是没看过任何一部正史的他,也知道史书上非常频繁出现的六个字:

“岁大饥,人相食!”

此时此刻,许尘才明白,这个人相食,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相食,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相食!

忍饥挨饿,终于忍过灾荒最严重的日子,开始期盼未来的小老百姓,没有迎来美好未来,却迎来了比饥荒更加可怕的东西。

人相食!

流民席卷,不仅仅吃掉了这些百姓的物资,家眷,甚至吃掉了,他们对未来的期许,甚至,吃掉了他们隐忍平凡的一生!

气氛凝重。

长公主看完,也心情沉重,只是握着许尘手掌,彼此安慰。

许尘总算反应过来,看向乌当,一时间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陛下!”

乌当见许尘目光看过来了,也抓住机会,开始说出自己的判断:

“流民之中,真有见识之辈想要起乱,想

要实现自己的野心,该是联合豪强,攻占县城,招兵买马。”

“乌卿是说,这些流民流窜的方法特殊?”

许尘没太明白乌当想表达的意思,便跟着询问道。

“陛下英明。”

乌当继续道:

“这些流民只是在乡野之间流窜,却不攻占县城,只是一味裹挟百姓,正常的流民起乱不会如此,陛下,这是山贼的做法。”

乌当这位儒将又开始给自己的结论寻找理论来源:

“陛下,无恒产者无恒心,晋州流民在灾荒之前,都是有家有业的普通百姓,包括反叛了的晋州知州,当地士卒,莫不如此,身为有恒产者的做法,该是占据城池,自保之余再考虑壮大。”

“这些人不可能在短短个把月时间,就忽然转变成无恒产者,转变成没有目标,只知道流窜,流窜之余,居然还不断扩大人数之众,所以,后面必然有熟悉山贼之法的人在指挥,在操控流民。”

许尘看向长公主,看见了对方点头。

其实,他心中也基本认可了乌当的说法。

流民叛乱?

作乱是真的,叛乱却未必。

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

而且,如果真的气势大到敢叛乱了,那么,杀了不

少百姓的韩翁和游千户这两位,不该是他们的敌人吗?

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同侪了?

既然只是作乱求生,那么,即便他们成了无恒产者,成了暴民,把乡野的百姓都杀光了,但同时,他们也得到了足够自己生存的粮食了。

正常的做法,不该是带着这些粮食,靠着对本地地理的了解,找个山林藏起来,争取先活下来吗?

而不是这样大摇大摆,继续在乡野之间流窜,继续给无数家庭制造悲剧的同时,吃掉无数家庭的妻女,将无数男丁的未来吃掉,吃成一无所有的行尸走肉,吃成和他们一样的流民。

这是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啊!

后面有人!

但现在,不是盘查幕后之人的时候。

许尘起身:

“传旨,狄响加速北上,锁住晋州,不必攻城,乌卿,筛选出最多骑兵,亲自北上,扫荡乡野。”

“臣遵旨!”

乌卿立马下拜,但还是抬头道:

“陛下,作乱流民……”

乌当停顿了一下,还是艰难道:

“该如何处理?”

他这边尽全力开拔的话,靠着茶马古道的战马,虽然不能和草原的大马相比,但还是能选出八千骑兵北上。

八千骑兵不

攻城,只是扫荡乡野,别说是流民了,就算是十万正规的步兵,野地之中,八千骑兵都能靠着放风筝的方法轻松拿下。

不需要他这种都督出面,一名千户就足以!

这是非常常规,是个将官就知道的打法。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胜败,而是流民!

送来的折子上面也推测了一把,如果晋州半数乡野遭殃的话,那么,流民数量将至少有百万之众!

这是分散的百万流民。

就算是聚拢在一起的百万流民,八千骑也能冲垮,也能战胜。

但,他们能战胜,却看不住……

没等许尘回答,乌当率先反应过来道:

“若是靠近城池,便让当地县城接收看管,发为奴隶,若是狂野之地,臣、臣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