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最富军队(1 / 2)

天子离京,不仅朝堂百官,甚至京城百姓都开始人心惶惶起来。

百姓不安,是因为京营离开了。

京营驻扎的时候,谁都没将士兵放在眼里。

军户本来是贱籍,便是普通的百姓之家都不会和军户通婚,更不用说国都的百姓了,那是自觉高人一等的。

但没京营大军援护了,百姓却瞬间不安起来,短短半天,便有人趁乱而起,又开始干打砸抢烧的活计。

好早曹介这个府尹还是很有能力的,直接请京城一些个帮会的老大前往官署喝了杯茶。

依靠这些人,京城的治安很快便重新稳定下来。

那些闹事的家伙,也基本关押到了官署里面。

百姓虽然依旧心中惴惴,却总是要生活的。

生产生活一旦正常开启,百姓也就顾不上不安了。

但不安的百官,这会儿再一次汇聚到了褚遂府上。

每个人依旧保持着沉默。

褚遂当然也在沉默。

不过,他却很明白百官不安的原因。

一个王朝越是往后,百官就越是不愿意天子离开京城。

要是一辈子都不出皇宫才最好呢!

原因每个人也都明白,就两个字:兼并!

城市里面,当然看不出这一点。

但这毕竟是君主

制年月,除了州府级别的大城,便是一般的县城里面,居住的也多是农户。

这些农户院子可能沿着主街,院子后面是他们的菜地。

他们每天,都要出城去自家田地里面干活的。

县城里面的百姓,或许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县城之外的良田,基本都被富者练成阡陌了。

庄户百姓不是农奴,就是佃户。

连这些都混不上的,只能去没人的地方开垦贫瘠的土地。

这种事情,想要了解的话,可以说多看几眼,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除非装聋作哑!

但这位天子,显然不是装聋作哑的性子。

要是真的计较的话,他们该如何应对?

要知道,近畿地区的良田,可都属于公卿家族,属于他们这些朝堂大员。

而兼并的后果,不说他们这些顶尖大员了,就是一个童生,也能引经据典,讲解的清楚明白。

但道理谁都明白,每一个王朝的公卿家族,官员士大夫,在王朝建立的第一天,就在拼命扩大自家的家业,也就是所谓兼并。

这种事,大家心知肚明,甚至皇上也必然知道,不过大家都在这样做,法不责众,所以都睁着眼睛当不存在罢了。

现在开始担忧,开

始上心,还是来源于皇上在后宫讲述的那番话。

那番话的内容上面,就能看出皇上对兼并的态度。

这些人在京城犯难,许尘不知道。

或者说,知道了也不在乎。

他既然穿越成了帝王,当然不会放任兼并不管。

但要管,也不是现在。

或者很长一段时间的未来,他都没能力处理这个问题。

因为,皇权不下乡!

王莽这位理想主义者,应该是第一个从皇帝身份,从律法角度,抑制兼并的第一人。

后果就是,惹怒了几乎整个天下的地主。

地主不敢跟皇权作对,那么这口气,自然要出到老百姓头上不是?

于是,地方地主联合本来也是地主的官员,开始控制粮价。

老百姓一年辛苦劳作下来,不说填饱肚子了,反而要倒欠国家不少钱!

以至于普通百姓的怒火,也都发泄到了王莽建立的新朝身上。

最终,这位华夏绝无仅有的民选皇帝,连二世而亡都没混到……

许尘骑在马上,听着定远侯包琮讲解国家形势,尤其是军队形势。

京城不少没实职的公卿之家,得知皇上离开京城后,第一时间就追了上来。

不管是表忠心还是抱大腿,想要得到实职,

总之,既然跟上来了,许尘也就默认了。

这么多公卿家族的家长或者世子跟随着,褚遂那些人想要另立新君,至少难度会高不少不是?

这些人虽然没实职,但人家的品级犹在,是可以去朝堂上面吵架的。

褚遂立新君,没动刀子的对象,那就只能动嘴。

所以,公卿之家没实职,没刀兵,但难道没嘴吗?

“这么说来,倒是威武军最有钱?”

听了包琮的讲述,许尘一时间有些诧异。

威武军沿着黄河屯驻,名义上中原的黄河也是黄河,但实际上,威武军的主要驻地在西北。

也就是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