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造反(1 / 2)

褚束笃定微笑着:

“那些人本来就不属于军中,只是山中群盗罢了,群盗造反,理所应当,谁也说不出问题出来,不是吗?”

万振瞬间就明白了。

褚束是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嫡系力量剥离出军营了。

甚至很大可能,剥离的数量还不少,就是不知道潜藏在哪些山川里面当强盗。

有一千精锐,擅动造反,绰绰有余。

流民组成的部队造反,大军一冲,瞬间就会散乱。

因为流民无组织无纪律。

而军营军将出身,却能让流民快速转变成士卒。

会操军阵,会练兵的,可都是稀有人才。

好的起义口号,是屠龙术。

练兵和组织手段,同样属于屠龙术。

“公子放心!”

万振大喜抱拳道:

“此事,在下一定做得漂漂亮亮!”

他不需要成功,只需要战火燃烧的时间足够长,绵延的时间足够久就可以。

手底下能操弄千名精锐士兵,还有不知道多少流民。

光是想想,万振都激动不已。

只是休息了一晚上,万振便跟随褚束的亲信,进入黄河沿岸的山川。

等再出来的时候,这些个士兵伪装的山贼穿着精亮的甲胄,手握精良的刀弓,化整为

零,绕开官道,快速往灾区汇聚。

……

汉中平原,振戎军都督乌当同样收到了旨意。

聚将之后,乌当将这份旨意展示了出来。

大帐里面,一时间鸦雀无声。

好一会儿,才有将官小心翼翼道:

“都督,会不会是矫诏?”

这封旨意,实在太怪异了。

他们这支部队的建制来自关西,部队大多数士兵来自关中。

之所以不用汉中士兵,就是怕汉中士兵亲近川蜀,无法镇压川蜀。

他们的任务是震慑川蜀。

中原有变,他们过去作战顺理成章。

或者,调动前往西北作战也能理解。

但往靠近东北的方向调动,这算是怎么回事?

“不是矫诏。”

乌当摇头,又严肃道:

“如果是矫诏,说明天子的权柄已经落到别人手中了。”

“那都督的意思是?”

将官小心翼翼问道。

“既然不是矫诏,当然要率军北上!”

乌当起身道:

“再者,若天子权柄当真旁移,恰好也能窥探一二。”

一众军将互望了一会儿,纷纷拱手道:

“愿听都督差遣!”

乌当颔首,开始分配调遣。

当天晚上,便有三千骑兵一人双马,第一时间北上

北上途中,坚持不住的士兵和受伤的马匹自行脱离队伍,等着大部队赶上。

这一切,都在乌当,或者说这些将官的预料之中。

长途快马奔袭,最终能有三分之一的骑兵及时赶到,便不算失败。

流民如果已经占据了城池,他们这些大部队到了,自可缓缓攻城。

若是流民没占据城池,那么,便是再多的流民,在千骑冲锋之下,也会立马溃败。

而且,这千骑不仅是在表忠心,争时间,也担当着斥候的作用。

……

对于京城之外发生的这一切,许尘全然不知。

这就是交通限制之下,没办法的事情了。

或许,振戎军已经北上了。

军队调动,必然有将官回来汇报,但将官再快,也不会一两天就到达中枢。

或许,季来那边已经杀了知州,正在杀狗大户,正在开仓放粮,都不用京营押送的粮草的。

不过,到这一步,许尘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或者说,他手中能下的棋子,已经全部下了。

现在,就看褚遂那边的动静了。

而这天晚上,许尘依旧在曹贵太妃这边休息,却被半夜叫醒,然后见到了前往汾州的兵部郎中。

汾州的灾民也很难过,不

过,尚且算是稳住了。

汾州的知州也号召大户一起开仓放粮,还杀了几个大户,灾民已经死了的就死了。

活下来的,一天一碗寡淡清粥,还能勉强活下来。

这位郎中之所以回来得晚,就是在汾州奔波,让那些下面的县城也都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许尘心情稍好,但紧接着,就收到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季来死了?”

听闻这个消息,许尘目瞪口呆,然后看向这